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在武漢爆發,在此之前,武漢已經很久未登上全球頭版頭條,也早已消失在西方公眾的意識里。
往昔的輝煌
1911年,武漢爆發武昌起義,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后來,廣州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五六十年以前,武漢擁有1100萬人口,被西方譽為中國主要的工業城市。當時許多歐洲大國都在武漢設有領事館,西方和日本的主要貿易公司以及國際紡織和工程公司也都在此設有工廠和銷售辦事處。這里長期駐扎著海關官員、汽船船長、貿易商以及領事等。
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武漢直接影響著西方人民的生活,他們喝的茶,生日蛋糕用的蛋黃粉,穿的絲綢睡衣,都來自武漢。因此,當時武漢作為茶葉、絲綢等商品的貿易中心經常出現在國際報刊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武漢的國際貿易停止了,外企離開了,從此以后,西方世界幾乎遺忘了武漢。
中國的“芝加哥”
1900年,美國雜志Collier發表了一篇關于武漢的文章——《長江沿岸的“繁榮之城”》,將其稱之為“中國的芝加哥”。這是中國城市首次被冠以該稱號。
1927年,武漢已成為中國主要的工業中心,生產著鋼鐵、絲綢和棉花、茶葉包裝和食品罐頭等,也駐扎著匯豐銀行、太古集團、英美煙草公司、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德士古銀行、渣打銀行等。同一年,武漢再次爆發革命,美國合眾社駐上海資深記者蘭德爾·古爾德(Randall Gould)第一次沿著長江來到武漢,他在一篇關于湖北政局動蕩的報道中也使用了“中國的芝加哥”這個稱號,并且登上了頭版頭條。此后,該稱號幾乎在世界上每一份報紙上都出現了數百次。
該條約允許外國船只沿長江航行,英國當時已經勘察了遠至湖北省的航道。他們特別考察了被稱為“武漢三鎮”的武昌、漢口、漢陽三市的濱江聚集區,對于看到的情況感到非常滿意,要求武漢對外貿易開放。
布里斯托爾大學的Robert Bickers教授解釋了英國的想法:“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英國吞并了香港,然后又開辟了中國東部長江沿岸的上海作為條約口岸。16年后,他們充分意識到了中國內陸的重要性,于是瞄準了武漢和天津。”
1850年,武漢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城市,是當時世界最大城市倫敦的一半。它是中國最大的內陸轉口港,為沿海港口城市提供重要支持,為其提供茶葉、肉類、煙草等商品,并生產鋼鐵、絲綢等產品。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盡管這個城市的人口一直以中國人為主,但外國人開始蜂擁而至,他們聚集在漢口,形成了一個綠樹成蔭、兩英里長的外灘,建造了倉庫、碼頭和辦公室以及賽馬場、俱樂部和花園。如今基本上還保留著這個外灘。
英國租界毗鄰德國、法國、日本租界,俄羅斯從12世紀起就在武漢積極從事西伯利亞茶葉貿易。包括美國在內的這些國家都在武漢設有領事館。雖然武漢成為了一個國際化都市,但本質上一直是一個商業城市,因為從未像上海那樣發展電影業、出版社和美術館;也并沒有北京那樣的學術中心,這座城市依然保留了一種更具中國特色的感覺。
走進歐美消費者的生活
1911年,武昌起義在武漢爆發,打響了推翻清朝的第一槍。總的來說,外企歡迎新共和國,并認為這將給現代工業帶來更大支持。事實上,武漢有很多新的工業理念和技術,是中國幾大重工業的發源地,有湖北軍火庫和火藥工廠、漢陽鋼鐵廠、通京鐵路線、上海定期輪船服務、大量絲廠、棉紡廠和罐頭廠,為世界生產著大量馬蹄鐵。19世紀末,馬蹄鐵和今天的輪胎一樣重要。
武漢的飼養場每年提煉出數以百萬計的豬鬃出口到歐洲和美洲,這是蓬勃發展的牙刷市場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武漢還是雞蛋生產中心,生產新鮮雞蛋、皮蛋、蛋黃粉、蛋液,并出口給世界各地的食品制造商、餐館和面包店。Robert Bickers指出,這座城市“悄悄地走進了歐美消費者的生活”。
成為條約口岸
武漢官員堅持認為,國際貿易交易應該在武漢進行,而不是像在其他條約口岸一樣,在上海的高級辦公室和豪華私人俱樂部進行談判。因此,國際貿易業務的大部分資金留在了武漢,沒有流向上海或廣州。
歐洲人和美國人可能在漢口的租界非常美麗,但武漢其他地方也同樣美不勝收。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侄子朱利安·貝爾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曾在武漢大學教英語,他認為武漢大學校園像一座花園一樣,是一所田園詩般的學校。
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人也看到了武漢的優勢。日本人長期以來一直在這座城市投資,經營棉紡廠、棉籽油廠和豆類加工廠,并嚴加防護。
1937年夏,日本入侵中國東部,轟炸了上海和南京。政府被迫進一步沿長江遷都到武漢,這使武漢再次登上世界各大報的頭版頭條。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導致大部分工業被拆。戰后,雖然出口嚴重減少,但武漢也恢復了中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長江沿岸內陸港口的地位。
20世紀5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連接了三條主要鐵路線,成為中國主要的中央鐵路樞紐。但那時,外國企業已經不復存在;舊的外灘和租界已經關閉或重新調整用途。武漢開始從集體記憶的符號中消失了。然而,生活在繼續,工業也在繼續。20世紀80年代,外國企業開始回歸武漢。武漢成為了汽車生產中心,本田、雪鐵龍和通用汽車來到武漢投資,而醫藥和新的環保技術則在武漢蓬勃發展。
但直到新冠肺炎爆發前,武漢已很少再登上國際頭版。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