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最早接觸毛筆字是在中學時候,那時心智懵懂,對寫毛筆字并不感興趣。后來上了大學,大一時學校開啟書法課程,開始對毛筆字有了初步的了解,當時的課程只是教練筆畫的寫法,對書法更深層的內涵并不介紹,但“書法”兩字總帶著很崇高的涵義藏在心里某處。隨后工作了,斷斷續續也想拿起毛筆來練字,可是總有某樣東西梗在心里過不去,一旦有事情牽扯,就把練字的心阻隔了。
時間如過隙之駒,一晃多年。最近,煙草局舉辦書畫征集活動,一下激活了自己埋藏心底多年的那顆種子,回家翻出收藏多年的字帖,上網查閱了多位名家的演講和演練,采購了幾本“書論”鉆研起來。看了名家撰寫的文章,了解漢字發展的脈絡,我忽然明白了自己多年來對書法不入門的主要原因。
書法并不是用來炫耀的技藝,而是一種修煉心智的手段。如果僅僅為了寫一手漂亮的字而去練字,目的最終可以達到,但這并不是練習書法的真正含義。歷史上很多奸詐之臣的字也寫得很好,可是就沒有他們的字帖流傳下來,流傳下來的都是那些正直忠勇、心懷民族大義、天賦真善美之士的作品。我們臨寫顏真卿的楷書,會逐漸感受到他字里行間蘊含正直大義之氣;我們臨寫王羲之的行書,會感染上他字里包含的秀美靈巧之氣。這種氣質是養人的正能量,多練多寫就會改變練習者的心態,提高練習者的境界。實際上我們也看到一些人寫得一手好字而目空一切,大有恃才傲眾的氣勢,其實是學字的出發點不正確。練習書法,與其說是練字,不如說是煉氣,作字如作人。明白這個道理,寫起字來就輕松愉快,姿態端正,很快入道。
如今是鍵盤縱行的時代,毛筆已經被大多數人淡忘,毛筆字里蘊含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也逐漸在消殆,令人唏噓,好在還有一輩有識之士探幽知微,著力弘揚民族文化精髓。行業成立書畫協會就是一種很好的示范,用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民族文化內涵豐富而且生動,是取之不盡的源泉。臨好帖,練好字,煉正氣,塑美善之心,這不是一廂情愿,而是本民族復興之底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