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者的節日。節日在即,各類表彰大會以及媒體對勞模事跡的報道,讓氣氛日漸升溫。4月24日,中宣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夢?勞動美”最美職工評選揭曉,獲獎者全部來自生產一線;“五一”前夕,2900多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齊聚北京,接受國家表彰,他們中一線工人、技術人員、農民工等普通勞動者占據了相當比例。這些,既讓基層勞動者倍感光榮、倍有面子,又引導人們將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層勞動者。
尊重關愛勞動者,維護勞動者權益,我們一直在努力。從國家領導人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工作的莊嚴承諾到越來越多的基層勞動者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從公共輿論為勞動者鼓與呼到勞動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方方面面的進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2014年,全國共有18個省(區、市)以及深圳市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達14%;今年4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放在首要位置,把“依法保障職工權益”放在關鍵地位,讓廣大勞動者特別是基層勞動者,感受到政策的關懷,也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勞動的人們最美麗、最可愛。中國經濟30多年騰飛的奇跡,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離不開廣大勞動者的艱辛付出。2009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年度封面人物,“中國工人”位居第二,該雜志對此評論道:“中國經濟順利實現‘保八’,在世界重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最快的發展速度,并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蘇,這些功勞首先要歸功于中國千千萬萬勤勞堅韌的普通工人。”這并不是什么溢美之辭,而是道出了基本的事實。可以說,每一次進步都源于勞動者的付出,每一個成就都凝結著勞動者的汗水。
我們一面感嘆勞動者的偉大,一面又不能不面對一些令人尷尬的現實。勞動者創造了中國經濟的奇跡,卻又是權利最容易被忽視的群體。現實中,一些侵害勞動者權益、損害勞動者尊嚴的事情仍有發生,如臨時工現象、惡意欠薪等;一些對待勞動、勞動者的扭曲觀念仍然存在,如有人好逸惡勞,有人期望不勞而獲,還有人認為勞動有高低貴賤、三六九等。這些,都容易消解“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價值,甚至會讓勞動者流汗又流淚。前幾年,沿海地區頻現“用工荒”,近年一些地方又出現“技工荒”,未必不是勞動者“用腳投票”來維護權益、呼吁尊嚴。
勞動應該被尊重,勞動成就應該被肯定。但尊重勞動不是抽象的,而應體現在對待每一個勞動者上;尊重勞動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故作姿態,而要浸透著平等的精神理念。全國人大代表、環衛工人閆光華的一句話,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她說:“環衛工人為建設美麗中國作了很多貢獻,我們渴望得到社會的尊重,這就是環衛工人的中國夢。”這說明,尊重勞動者尤其是基層勞動者,不僅要做好物質支持,如提高工資報酬、改善工作環境、完善社會保障;更重要的是做好精神支撐,讓他們享受公平公正,受到尊重尊敬,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不斷提升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
勞動創造了文明,如何對待勞動者尤其是基層勞動者,又反過來檢驗著社會的文明程度。我們期待,從政府到企業,從社會到個人,都能尊重勞動者,珍視勞動成果。勞動者體面工作了,有尊嚴地生活了,才能激發出更大熱情,為實現中國夢注入更強動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