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召開電子煙市場專項檢查行動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對行動開展進行部署,對相關工作提出要求。會議指出,開展電子煙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是繼《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之后,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又一次聯合推進電子煙監管的重要舉措,表明了兩部門持續依法打擊違法違規制售電子煙行為、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對電子煙的監管一般有兩種選擇,第一是遵循謹慎原則在得到最為可靠的科學研究結果之前政府提前干預并進行嚴格審批管理來保護公眾安全和健康權益,這種管理相對比較保守參照藥品并且相對嚴格的管理。第二種選擇就是主張傷害減輕原則,從香煙對人體傷害較大而電子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所以會參照煙草制品這種管理就是一種相對寬松的監管。基于電子煙監管的背景下筆者提出以下四個層面的強化開展電子煙的市場監管。
一是要加強實地摸排。在經歷了“禁止線上銷售”、線下市場因疫情停擺等遭遇后,越來越多的電子煙品牌希望能重新打開市場。線上渠道受阻,以及疫情讓行業發展暫緩,各大電子煙品牌不得不提前進入線下渠道的爭奪。從目前市面上的電子煙企業線下渠道拓展來看,主要是以開設專賣店為核心,它的優點是能夠提高品牌曝光度、樹立品牌形象,但弊端也顯而易見,鋪設成本較高,會進一步增加電子煙企業的實際運營成本。隨著線下渠道的拓展成本增大,電子煙的研發成本縮水,品質安全是否能夠保證也成為了一大問題。大部分電子煙企業融資發生在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經歷了投資機構爭搶進場后,今年資本的態度已然冷靜了不少,因此筆者判斷,機構不出手是因為知道接下來電子煙肯定要打價格戰,看看究竟誰能撐下來。職責部門要對轄區內所有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進行走訪排查,摸清大型超市、便利店、煙酒店等商店是否存在電子煙銷售行為。對電子煙線下專賣店重點監管對象進行登記造冊、上報,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二是線上監管到位。和前兩年的風光相比,去年下半年以來,電子煙市場開始急速冷卻。去年11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通知,敦促關閉電子煙網售渠道,這無疑給電子煙的銷售帶來重大影響。但目前筆者在微信朋友圈不時能看到有微商在銷售電子煙,其中大部分都是品牌方的銷售人員,而微信購物無法對購買方的身份進行有效查驗,這無疑提供給了許多未成年人購買電子煙的機會。基于網絡購物對購買人的身份難以查驗,應當加強對電商平臺、網站、網店等的監督檢查,敦促相關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線上銷售電子煙等相關產品,加大對微信朋友圈、QQ空間、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的監管力度。
三是宣傳到位。1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宣部、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國家煙草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開展電子煙危害宣傳和規范管理,不將電子煙作為戒煙方法進行宣傳推廣,警示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尤其是通過互聯網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該通知指出,電子煙作為卷煙等傳統煙草制品的補充,其自身存在較大的安全和健康風險,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隨意性較強,部分產品存在煙油泄漏、劣質電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質量安全隱患。煙草部門應當加大行動成果和典型案例的宣傳報道,營造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良好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微信群、上門拜訪等形式,向零售戶廣泛宣傳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危害,引導零售戶樹立規范經營意識,擔當社會責任。
四是聯合執法到位。煙草部門應當與市場監管局密切配合,加大電子煙產品的市場監管力度,不定期組織開展學校周邊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有效凈化學校周邊市場環境,確保卷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同時煙草部門要配合市場監管局以更嚴格的監管措施,持續推進專項整治,全面排查電子煙實體店和互聯網銷售,嚴厲打擊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網售電子煙等違法行為,加大曝光力度,全力營造“零容忍”的社會氛圍,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