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等出來的成績、只有拼出來的精彩。
企業千條線,班組一針穿。作為服務生產經營發展的重要單元,湖北新業煙草薄片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業薄片公司)一線員工用“奮斗指數”激活班組建設的“發展指數”,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各一線班組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當好班組建設攻堅破難的“主攻手”。
自主教材點亮班組創新“熱力圖”
造紙法再造煙葉,又稱造紙法煙草薄片,是將卷煙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煙梗、煙末、低次煙葉等為原料通過和造紙一樣的流程制成片狀或絲狀的再生產品。對全省唯一一家薄片生產制造型企業來說,如何進一步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產品質量、對標“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成了擺在全體員工面前的難題。
“以前雖然有一整套的操作流程,但是復雜繁瑣,根本無法應對突發的狀況。”
“很多師傅解決問題大多靠以往的操作經驗,特別是新的生產線馬上開啟,對于可能遇到的未知問題我們也是‘一抹黑’。”
…………
操作流程繁冗復雜、解決問題全靠經驗,新的生產線面臨上線,如何讓生產發展的腳步跟上公司發展的進度,一場“頭腦風暴”正在班組間悄悄醞釀。
黨建引領匯聚先鋒力量。充分醞釀、收集資料、全面策劃、編寫探討、集中評審、反復校對,教材編制各小組以班組人員為主,黨員骨干帶頭,同向發力,點燃了班組創新“熱力圖”。
——組織實施有力有序。教材編制各小組成員任務分工明確、溝通研討,黨員、骨干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快速解決編制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通過查閱資料、現場調研、流程復盤、召開專題會議等多種形式,“立體式”推進編制工作。編制過程更是全面征求一線操作人員、管理技術人員以及外部專家的意見建議,整個組織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深化拓展見新見特。在滿足“總結經驗、分析得失、補短強弱”規定要求的同時,教材充分融入了公司近年來在技術創新、管理變革、崗位改善、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成果和特色做法,達到了“與時俱進、升級上檔、見新見特”的效果。
——培訓宣貫多維多面。各車間切實加強自編教材的學習宣貫。線上,課件制作、視頻研討、美篇分享,有滋有味;線下,黨員帶領學、班長引導學、員工交流學,氣氛濃厚。
“萬事開頭難。不能讓員工赤手空拳去上陣,要讓大家手上有工具。我們編制這幾部教材是為了提升班組員工的規范操作和質量意識,也為今后的標準化流程提供依據……”談起由各一線班組自主編寫崗位操作、工藝管理、電氣控制等方面培訓教材時,生產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喻世濤打開了話匣子,和自編教材相關的關鍵詞更是一度在公司“熱搜”榜上居高不下。
作為自編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課”分享由員工自錄并以融媒體形式呈現,為提升一線操作人員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此外,新業薄片公司以基層員工為突破口逐步構建起“管理機制”“研究機制”“交流機制”等一整套服務基層創新的活動機制,通過培育創新土壤、挖掘創新種子、打造創新
團隊,鼓勵基層一線走在創新前列。
改革創新激活人才“蓄水池”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從自編教材窺見創新發展的智慧,其中QC成果應用、專利技術的成果轉化運用春色拼連,亮點頻現。
再造煙葉生產關鍵在一分一合,分就是固液分離,煙草有效物質能否充分提取,對薄片產品的吸味、化學指標、外觀質量都有著直接影響,而影響固液分離干度的末端因素多達十幾個,全部找出都不容易,還要全部拿出解決方案并且能取得實效,更是難上加難,《提高再造煙葉固液分離干度》這個課題給質檢組全員帶來了極大挑戰。
因此,深夜23點的車間現場、凌晨4點的質檢室電腦旁、休息日的家中成了質檢組分秒必爭的常態。“全部要因都找到了!通過半年的實際運行數據收集論證,證實解決方案有實效。”找到答案的大家情緒激動,聲音都有些高亢,經證實,再造煙葉固液分離效果在實際生產中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小問題實則包含了大乾坤。“一種紙機回頭輥的自動防纏紙裝置”“一種薄片打包預壓機紙箱自動升降的輸送裝置”項目作為直指實際應用的創新典型,和任何一項創新發明一樣,經歷了多次調試。數據的背后是各班組為一個個小細節而不斷糾結、不斷失敗、不斷試錯的艱難歷程,他們也流下了同一個又一個坎兒“死磕”的汗水。
“是公司創新體制的構建和鼓勵,我們才能將想法轉化為行動力,讓自己的‘頭腦風暴’變為現實。”有著公司“專利達人”稱號的機修班長周賢鋼嘗到了專利帶來的“甜頭”,帶領機械維修設備組邁開了創新發明的步伐。
但創新并非易事,面對不斷更新的技術設備和日新月異的操作控制體系,創新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線班組成員們并沒有拘泥于現狀,頓足不前,而是繼續保持讀書學習的狀態,了解行業設備最新的變化,為的就是能夠不斷地發現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操作人員范楷是制作視頻短片的能手,可以將復雜的技術流程和抽象的創新點進行生動具體的展現,讓人一目了然,這對于班組的創新成果展示有很大的幫助。還有的班組成員各自發揮所長,從剛開始的“懶得動”,到受集體氛圍感染后的主動“找活干”,讓自己更加充實。
36項專利,其中發明22個,實用14個。授權11項專利,其中發明3個,實用8個,“一種煙彈可自動彈出的加熱不燃燒電子煙器具”已向德國專利局申請專利……令經典薄片車間副主任李鵬飛感到欣慰的是,專利成果的轉化應用也在自編教材得到充分體現。現如今,在公司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進程中,創新型人才正不斷為公司發展注入新鮮活水。
跑出班組建設“加速度”
“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不讓創新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讓創新“解決問題”。
從自編教材1.0版本的革新到作業指導書的編寫,創新不斷為班組制造著驚喜。從立足“一個崗位”到“宣講一堂課”,從關注“一個設備”、繪制“一張流程圖”到最終解決“一個問題”,新業薄片公司一線班組在創新領域從躊躇不前的“嘗蟹人”到公司的“領舞者”,一手抓生產經營,一手抓轉型升級,提升專業化水平、聚焦可視化呈現、力推故事化表述,為企業全面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搭好臺子才能唱好戲。”為給創新工作搭橋鋪路,新業薄片公司黨委全方位部署,成立了由公司黨委書記帶頭負責的創新管理委員會,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開展“全員創新結對子,互幫互學同進步”創新主題活動,著力構建“1+N”型創新小組,營造創新氛圍。
“泡面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先倒熱水,然后把粉料包加進去攪拌分散均勻,再加入醬料包……”
“我明白了,相同的道理,我們一直在其他方面做文章,似乎進入了死胡同,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試一下其它方法呢?”為解決專用薄片表面白色斑點問題,中試車間班組人員旁征博引,在生產中查問題、向數據要真相,自主申報的首個科技項目《新型煙草制品專用薄片外纖添加工藝研究》也即將結題。
從分工合作到數易其稿,從流程再現到反復復盤,經過一線班組員工的不懈努力,一套涵蓋生產操作、工藝質量、設備、電氣的全自主化培訓教材呼之欲出。其中“接地氣”、實用性強的新理念、新方法也被不斷運用到具體實踐中。
生產車間右側的藍色棚處,有著一條長112米、寬3.8米、整體呈“倒L型”的小路,在進門處搭建廢舊金屬并進行鏤空處理,利用太陽直射的光影效果,將“新一線”logo投射到地面上,開啟穿越時光的“路”——這是新業薄片公司“自強與拓新路美化改造”項目,融合集體創新成果的又一力作。
“引領與創造”“傳承與夢想”“改變與挑戰”“關愛與奮斗”“堅守與攀登”五個篇章、一場“思想盛宴”見證了公司一路爬坡過坎的不易,盡展新業人應時而變、破局而立、馭勢而進的使命擔當。
班組建設是激發基層活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面對新挑戰,新業薄片公司將銳意探索,創新實踐,持續增強班組建設效能,更好地為公司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