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井岡山報》報道 整地起壟、搭棚育煙……連日來,在江西省峽江縣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煙農們忙碌身影,許多煙農均想擴大種植規模,超前規劃明年煙葉生產。據悉,該縣今年煙葉產量、質量均好于往年,煙葉生產總產值達到7910萬元,實現稅收1700余萬元;煙葉均價達到12元/斤,較往年增長2.84元,煙農戶均增收1.1萬元。由于種煙賣到了好價錢,嘗到甜頭的煙農積極性更高了,預計2014年種煙面積可達2.7萬畝,同比可增3000余畝。
峽江煙葉自1986年種植以來,已有27年歷程,期間受宏觀政策以及煙葉效益影響,幾經起伏,波動較大,歷經數量面積型發展階段、質量效益型發展階段、現代煙草農業發展階段。目前,該縣已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優化產業布局,規范技術措施等,煙葉生產實現面積、效益“雙增”,并成功與云南紅云紅河集團對接,實行訂單式生產,找到了煙葉銷售之路,解除了煙農后顧之憂,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如今,該縣為推動明年煙葉生產,未雨綢繆,提前按照全縣勞動力狀況、自然條件、生產水平等實際,對煙葉生產進行科學定位,在強化“四個保障”上下功夫,全面促進煙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強化基礎保障是煙葉生產的前提。該縣始終把煙葉生產作為中心工作來部署、來推進,抓煙葉生產的力度從未減弱,繼續安排縣直單位抓點示范,一對一或多對一包村駐點幫扶煙葉生產。在煙葉生產的每個主要環節,因時因地制宜召開調度會、督辦會、現場會,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督查指導。在今年9月份,還提前開展了2014年度煙農種煙調查摸底,統計上報的種煙面積達3.15萬畝,種煙積極性非常高。
強化技術保障是煙葉生產的關鍵。該縣在煙葉生產實踐中,在不斷引進、總結、推廣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適合峽江水土且較為先進的煙葉生產技術流程;在煙技推廣過程中,培養了一支業務精、作風實、信得過的煙技員隊伍;在推廣煙用機械時,采取“產權歸合作社,使用歸專業服務隊”的辦法,僅今年就推廣使用試用效果較好的煙用機械111臺。
強化創新保障是煙葉生產的動力。該縣始終把土地流轉作為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重要環節,鼓勵扶持有經驗、懂技術、有經營頭腦、年富力強的煙農,采取流轉承包、租賃等形式跨村、跨鄉鎮承包種煙,擴大種植面積,力爭全縣戶均種煙達18畝以上。同時,完善煙葉生產組織形式,鼓勵引導煙農組建煙葉合作社,現已通過試點引路,引導組建煙葉合作社40家,創建省、市級示范社2家,入社農戶達1479戶。
強化機制保障是煙葉生產的源泉。該縣財政完善了煙葉稅分配返還等政策,出臺了對煙農新改建烤房等給予適當補助,對鄉村、種煙大戶等給予獎勵等一系列激勵措施,僅今年就投入產業扶持資金170萬元,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生產積極性。該縣還積極爭取了上級煙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今年安排實施煙水配套項目3個、700萬元,新建密集式烤房80座、280萬元,產前、產中、產后補貼1000余萬元,煙草農機補貼37.6萬元。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