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陜西中煙澄城卷煙廠以精益管理為抓手,通過精實精準做好小事、身邊事、職工看得見的事為主,促成精益管理和文化落地生根,為企業發展提供真實的管理動力和活力源頭。
一、搭建精益管理總體框架
確立工廠精益管理思路。2015年以來,澄城廠立足現狀,積極探索構建“1233”精益管理工作模式。1個目標(實現全員參與、主動改善的目標)、2個載體(精益課題、精益改善2個推進載體)、3項工具(導入價值流圖、A3報告、可視化看板)、3大機制(建立精益管理宣貫機制、工作機制、激勵機制),努力實現7個精益新突破。
突出精益管理總體策劃。工廠于2014年5月和9月分別制定下發了《澄城卷煙廠精益管理推進工作規劃》和《澄城卷煙廠精益管理各專項模塊實施方案》。建立了層次分明、職責明確的精益管理推進組織機構,即精益管理領導機構、精益管理日常管理機構、精益管理專業模塊推進機構。堅持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形成了責任明確、全員主動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
二、全面推進精益管理工作
理念導入為先,確保精益管理認識到位。啟動精益管理工作以來,工廠黨委廠部高度重視,自上而下,迅速響應,及時召開精益管理推進大會,貫徹落實行業各級精益管理會議精神。分批次、分層級組織開展精益管理培訓,參培干部職工累計達到960多人次,不斷強化員工對“準時化生產、價值流圖、SPC、單點課、6H、A3報告、6S”等精益工具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同時,工廠通過多形式、多渠道進行精益工作氛圍的營造。利用宣傳櫥窗、OA精益專欄、精益簡報、精益看板等平臺,加大精益管理工作的宣傳。
強化員工對精益工具的運用。要求各部門將精益改善項目運用A3報告的形式進行上報,在全廠范圍進行推廣學習。堅持月度“6S”現場檢查,1-7月份共進行現場檢查27次,發現并解決問題25處,整改率100%。堅持開展“6H”設備隱患大排查活動,共排查隱患點234項,整改落實228項,隱患整改率97.43%。堅持開展“單點課”交流活動,目前共開展活動33次。開展六西格瑪和SPC技術的運用,其中《制絲重點參數精度管控方法的研究》課題首次將SPC統計技術運用到工廠制絲工藝管控過程,突出對過程參數的控制優化。
持續發揮精益載體作用,深入推進精益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年度課題立項評審,初步確立課題20項,下發了年度課題實施計劃。企業管理科嚴格按照工廠《課題研究管理辦法》進行月度檢查、季度綜合評審。積極開展精益改善小改小革活動,共進行精益改善21項。年初建立完善了工廠目標指標體系,將精益管理指標納入到指標庫中,并分解到部門和崗位進行績效考核。
組織各車間開展拉動式準時化生產。編制各車間《精益生產準時化梳理調研表》,要求相關人員對生產過程時間進行梳理調研并進行全面的匯總、診斷,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對生產過程產品防護管理、標識檢查管理流程進行梳理,修改完善了物流分中心、制絲車間、卷包車間的《生產過程標識檢查表》、《生產過程產品防護檢查表》等內容。各車間根據前期生產流程梳理結果,經過診斷、分析,分別編制形成了車間《準時化生產流程表》。
三、精益管理自評互評情況及存在問題
精益管理隊伍建設有待提高。工廠未能充分發揮精益內訓師作用,一是不能將內訓師培訓課程內容和精益管理有機結合,培訓內容僅限于各自專業領域;二是未能發揮精益內訓師對其他員工在精益改善方面的指導作用;三是部分精益內訓師自身對精益管理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夠扎實;四是工廠層面沒有相應的《精益內訓師管理辦法》。
指標管控能力有待加強。精益關鍵績效指標中,在崗職工人均勞動生產率、單箱卷煙綜合能耗、備件資金周轉率、嘴棒庫存周轉次數等指標實現水平較低,需要進一步強化過程管控,提高指標管控水平。
四、精益管理自評互評情況下階段計劃
查漏補缺,持續改進。工廠將以此次評價為契機,根據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各專項模塊推進小組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分析原因,明確責任主體,制定科學合理的整改措施、積極進行整改,并對改進效果進行跟蹤驗證。
強化氛圍,全員參與。繼續深入多層次、多方面開展精益管理理念及精益工具的宣貫和培訓,提高全員對精益管理思想及精益工具的再認識、再理解、再提高,讓員工知曉精益、理解精益、重視精益、參與精益。
強化考核,狠抓落實。加大部門合約中精益指標所占權重,并嚴格執行考核,繼續對精益改善數量、精益改善參與率、質量控制水平、成本費用、庫存水平等精益指標的重點監控分析。按照《目標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對精益管理工作進行標準化檢查、專項考核,重點對精益年度推進計劃未完成事項進行跟蹤驗證,確保年度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開展課題攻關和精益改善活動。各專業模塊推進小組要以年度推進計劃為引領,圍繞精益目標及各專業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課題活動、精益改善等載體積極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處理好各模塊之間的協調銜接,扎實推進工廠精益管理工作深入開展。
健全工廠精益管理激勵機制。結合精益管理工作推進情況,在原有激勵機制的基礎上,適當加大激勵頻次和獎勵金額,明確評價細則。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評價,及時反饋結果。通過評價表彰先進,激發全員參與的積極性。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