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報道 杜月笙說:“不抽煙不喝酒的男人一般靠不住,不可托付終身”。不同意的完全可以一笑置之;但是細細想來,其實還真有些道理。
中國人是天生的享樂主義者,喜歡放縱癖好和缺點。所以中國有句老話:“人之無癖,不可交也。”意思是說,連缺點都沒有的人,是不可信任的。
在酒桌上,中國男人常常這樣嘲諷那些“戒煙男”:“你連煙都能戒掉,那還有什么壞事你做不出來?”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建議雇主設置一項新規定:那些凡是能戒掉煙癮的人,一律不得升職。
這些雖都是玩笑話,但香煙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位置,可見一斑。抽煙的男人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尊敬。
抽煙的男人重情
中國人本性拘謹,而香煙的社交功能,確實能讓拘謹的中國人,顯露真性人情。吸煙對中國人來說,幾乎是一種最簡便、最直接的社交手段。男人們像獵人一樣機智警覺,但是從吸煙開始,他們漸漸把對方確認為同類,進而可以一起密謀瓜分獵物。
比如別人幫了你一個小忙,不至于到給報酬的程度,這時候遞支煙,說聲謝謝是最恰當的。再比如,朋友帶他的朋友出來一起玩,這時候再尷尬,遞根煙就能很快拉進距離。
抽煙的男人聰明
人們總是從一些小細節判斷他人,比如一根領帶,一雙襪子,或者一支筆。抽煙的男人一邊享受香煙的味道,一邊在頭腦里思考,是十足的聰明人物。
比如大發明家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忠實的煙草愛好者,在工作的時候,他喜歡事先把煙絲裝滿幾只煙斗,在自己的面前放上一排,然后隨時取用。愛因斯坦在繚繞的煙霧中發現了推動人類文明的“相對論”,寫下了震撼世界的“E=mc2”。1950年,當愛因斯坦被蒙特利爾的一家煙斗俱樂部吸收為終身會員之后,他告訴人們:“我相信用煙斗抽煙可以使我們對人世間的事情有某種比較冷靜而客觀的判斷。”
抽煙的男人勇敢
中國有個詞匯,叫做關系。這個詞在漢語中非常抽象,但是它所喻意的一切卻又非常具體。大到開辦一家公司,謀取一個職位,小到孩子入托上學,都要有關系——那是一個迷宮一般的網絡,外人很難窺得其中的奧秘。
真正享受抽煙的人,數量有許多;但是為了維護工作中的圈子和人脈關系而抽煙的人也不少。畢竟在國內如果拒絕掉別人遞過來的一根煙,給人的感覺是“不給面子”,“不會來事”“沒誠意”,“不講究”,結果就是“下次不帶你玩了”,可能會因為難以融入圈子,損失人脈,很多時候男人抽煙喝酒也是為了事業硬著頭皮上,請體諒他們的難處,看到他們的堅強一面。
抽煙的男人大氣
抽煙的男人普遍健談,他們有更開放的胸襟,接納眾人的心態,相比處處設防的人,愛抽煙的男人更容易成為朋友。
說說那些抽煙的名人。英國的首相丘吉爾,煙是從來都不離手的,他那張對著鏡頭咆哮的著名照片,手里就拿著雪茄煙。有人調笑,說就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用雪茄煙打敗了德國人。美國的海明威,世上公認的硬漢子,愛西班牙的斗牛,愛非洲的獅子,愛戰場上的金戈鐵馬。到了晚年他愛古巴的海灘和雪茄煙,因而寫出了不朽名作《老人與海》。中國也是這樣,清朝的紀曉嵐,煙槍不離手,人稱紀大煙袋,文思如涌,還是個快槍手,編纂了篇幅浩瀚的《四庫全書》,給我們留下了無價之寶,沒有煙袋肯定不行。
一代偉人鄧小平,有一次在人代會上收到代表遞給他的條子,勸他少吸一點煙,他立刻欣然收煙,這說明他也愛吸煙。
名人況且如此,凡人更是不勝枚取。
抽煙的男人辦事果斷
那些忙于應酬的男人,他們其實沒有那么愛抽煙,但人與人的結交,需要認同、融合、減少隔閡,無疑,一起抽根煙是解決這種需求的不錯方式。
同理,如果幾個人準備成為合作伙伴,“一起吃個飯”是最好的驗證方式,我們會發現,身邊抽煙的男人多是積極進取的類型,是社交圈子的靈魂,他們執行能力強,敢于直面問題,辦事果斷。
抽煙的男人真實簡單
喜歡抽煙,是真性情的一種表現,試想如果一個人永遠保持克制,生活如帶著假面具一般,是多么的無趣無聊。大多數人交朋友,還是會選擇那些有些小缺點,但真性情,遠離那些淡如水般的“完人”。
所以明末的名士張岱才會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雖然抽煙的男人有種種優點,但咱們抽煙要做到適度適量,而且注意科學方法,注意飲食保健,吸煙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同時還要注意文明吸煙,尤其不能在婦女小孩面前吸煙,爭取做有“德”煙民。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