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美妝博主、女性運動文胸、男女同款衣服、全職家庭“煮夫”……被認為是女性專屬的領域,男性消費者的身影越來越多;與此同時,電競圈、戶外、健身等男性為主的消費場景中,女性消費者也在頻頻出現。消費的性別邊界正在逐漸模糊,無性別消費正成為一種全新的消費文化。
01無性別消費正在襲來
所謂無性別,并非性別交換,讓男人女性化,讓女人男性化,而是弱化性別特征,擁抱更廣闊的性別自由。
無性別消費的崛起,與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互聯網的原著居民——90后、00后的崛起,消費潮流開始新一輪的更新換代。這些年輕人見證了互聯網的興起,在信息接收上更為多元,精神追求也更加包容。他們熱愛自由、擁抱多元文化,不被固定思維所束縛。
同時,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相對來說,無性別主義可以讓人在一些生活、工作、思維方面“松綁”,減少信息的抉擇時間和人為設定的壓力。
對于品牌來說,無性別產品有效減輕了設計、生產上的壓力。借助標準化的運作,可以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并接近年輕消費者。
多方因素推進下,無性別消費迅速崛起。性別模糊化已成為一種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現象。
無性別消費在潮流的前沿——服飾、美妝行業表現最為明顯。不管是走在時尚圈頂端的奢侈品牌,還是運動品牌,快時尚亦或是小眾設計師新品牌,都紛紛盯上了無性別這塊炙手可熱的蛋糕。
從2019年起,CHANEL打造起無性別風,與嘻哈歌手Pharrell Williams在韓國首爾聯合推出了“CHANEL Pharrell”無性別膠囊系列。
主打“無性別服飾”的Bosie,從2018年創牌后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從一個“相對小眾的設計師品牌”成長為95后、00后年輕群體中的大眾時裝品牌。
京東&唯品會發布的《去性別化消費報告》顯示,2017-2019年,男性購買的護膚品銷量快速增長,面膜、護膚套裝以及潔面產品成為銷量前三;
而女性購買游戲設備、智能設備的銷量呈翻倍增長,令人驚訝的是,她們在賽車改裝上的消費額增長系數三年間增長了20倍。
02面對無性別風口,煙草品牌如何迎風而上
在2017年的上海春夏時裝周上,一家咨詢公司的趨勢總監就提到,“未來的設計再也不靠季節、年齡、性別、和色彩來劃分,而是由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心態來劃分。”如今,面對這一風口的正式到來,煙草品牌現在出招為時不晚。
在國內,受制于傳統觀念、社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響,煙草消費在國內長期承受著性別壓力,默認男性為顯性消費群體。
一方面,在產品設計和生產、市場營銷等方面,工商零會自動代入男性視角,無論是煙支尺寸、手感、吸味都以男性為參考標準。另一方面,在部分經濟、教育不發達的地區或城鎮地區,女性消費群體除了難以尋找到合適的產品外,還要面臨來自輿論上的壓力。
這其中,固然有著細支煙、中支煙等的噴涌而出,然而,品類一旦成形,人們還是習慣性地將其進行性別劃分。卷煙產品的性別區隔依舊明顯存在。
其實,女性并非完全柔美脆弱,也并不完全向往柔美脆弱;男性并非完全高大陽剛,也并不完全向往高大陽剛。在這固定的思維模式下,還有無數的中間群體。性別不是唯一的參考模式,在這一大分類之外,還有喜好、消費模式、圈層、受教育水平等。
因此,對產品進行藝術性加工,模糊性別邊界,重新定位營銷方式,尊重消費意愿,或許可以助力品牌走向另一個光明的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