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國家局和省委、省政府對煙葉工作的要求,堅持黨建引領,立足穩中求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煙葉生產由穩轉增的新路子,鞏固拓展了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
立足“三穩”工作,推動由穩轉增的高質量發展
圍繞煙農穩、煙田穩、煙區穩,山東省局(公司)積極主動作為,有效發揮煙葉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財政增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作用,探索處理好“三個關系”的有效途徑。
在穩煙區、穩煙田方面。一是在全省鄉村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省政府將煙草產業作為專門模塊進行重點部署;各煙葉產區市、縣、鄉鎮政府分別出臺專門的煙田保護制度文件,統一規劃設計產業、統一土地流轉。全省規劃基本煙田60萬畝、2027片,通過上圖入庫,建立數字煙田,壓實保護責任。二是在578個種煙村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占種煙村總數的41%,推動基本煙田集中流轉、統一管理。三是與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共同印發《山東省煙葉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山東煙區綜合綠色防控技術意見》,推進與大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提高耕地輪作質量,促進基本煙田持續利用。
在穩煙農方面。一是運用大數據手段,綜合評估分析規模、質量與效益,找出最佳結合點,推進適度規模種植,實現最佳效益。今年,煙農戶數增長7.2%,“80后”煙農占比16.5%,30~100畝種植戶數占比70%左右。針對小農戶群體,成立318個煙農合作互助小組,促進設施共享、用工互助,入組煙農2173戶,占煙農總數的27%左右。2021年,全省煙農戶均收入19.6萬元;煙農畝均種煙收入5267元,畝均純收入達到2200元,同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167元、768元。二是建立“三個銀行”,依托煙農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服務。建立“土地銀行”,儲備長期流轉土地25.8萬畝,解決“在哪種煙”問題;建立“勞動力銀行”,儲備2.1萬人的產業工人隊伍,引入專業托管公司,在機耕起壟、移栽、植保等80%以上的環節,為64%以上的煙農開展訂單式托管服務,解決“用工難”問題;建立“資金銀行”,統籌惠農貸款服務資源,解決“規模種植資金不足”問題。三是在全省建設14個煙區產業綜合體,輻射打造雙優復合產業帶,促進煙糧協同、煙經一體,形成煙糧、煙油、煙藥等輪作產業基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高多元經營收益。2021年,全省煙農多元經營凈收入1.05億元,戶均1.5萬元。
立足煙葉適配性,推動質量特色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工商研深度融合,緊盯模塊配方的好配、好用,不斷提高優質原料供給水平。
以“中棵煙”、均質化、特色化贏得市場。一是針對山東煙區生態氣候特點,落實提前集中移栽、減氮增密、水肥一體“三項技術”,實施煙田輪作、推廣基因定向改良品種,創新水造法井窖移栽、全測全配精準施肥,煙葉田間長勢和成熟采收基本做到坡上坡下一個樣、大方小方一個樣、土地肥瘦一個樣,最大限度提高了煙葉田間均勻程度,彰顯了煙葉風格特色。二是突出上部煙葉可用性,建立“四熟”(種熟、養熟、采熟、烤熟)技術體系,全面推行上六片一次采收,與6家工業企業共同推進上部煙葉配方使用,上部煙葉使用比例大幅提高。
以收購等級純度贏得市場。一是全面推行專業化托管分級,理順煙站、第三方分級組織和煙農的職責,切實解決專業化分級服務不到位的問題。二是創新管控模式,推行“一刷三拍”,全面實行煙農身份刷臉識別,定級逐筐拍照、現場全程錄像,實行等級自動錄入、無人值守稱重,提高收購質量和規范化水平。三是建立收購調撥六級質量追溯機制(煙葉初檢、質量驗收、定級收購、入庫成包、移庫驗收、地市級公司移庫監督和巡回檢查7個節點“六級質量追溯”),與工業企業共享二維碼信息,全省收購調撥等級數量符合度達到97.8%。
以優質基地單元建設贏得市場。一是工商研深度融合,建立工商研主要領導每年到煙葉產區調研會商機制,堅持工業提需求、科研拿技術、商業抓落實,定期召開技術研討會、工作推進會,共同制定生產技術方案。建立煙葉原料質量評價、質量反饋機制,工業企業深度參與生產收購全過程,做強卷煙原料生產“第一車間”。二是聚焦一、二類卷煙原料需求,建立高端原料示范區,推進高端原料定制化生產。山東中煙在3個市、3個縣、11個煙站實行全收全調、站廠直調23.2萬擔,占省內煙葉調撥量的74.8%,做到了全收、全調、全用。三是提高復烤加工水平,掛牌成立3個重點品牌原料區域加工中心,片煙混配加工20萬擔;重點品牌原料均質化加工量連續4年遞增。
立足規范和創新,推動基礎管理的高質量發展
持之以恒抓基層、打基礎、強管理、重創新,推進黨建、管理、創新與煙葉工作深度融合,培育煙葉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堅持黨建引領。一是抓融合,推行重點任務黨支部牽頭、黨小組攻關,提高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抓整改,開展煙站專項巡察、產前投入和煙基建設“兩項資金”全面審計,多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抓巡察審計問題整改,問題整改率達到98.8%。三是建制度,建立“3+1”廉潔風險防治基礎清單,梳理權力清單46項、風險清單48項、防治清單306項、制度流程69項。推動廉潔風險防治進制度、進流程、進崗位、進考核、進系統,全面規范煙葉工作行為。
提高創新能力。一是搭平臺。省政府專門成立煙草創新團隊,投入專項資金,設立首席專家和5個崗位專家。工、商、研、學聯合成立融合創新園,加大技術研發、管理創新、成果孵化和人才培養工作力度。二是建機制。實行“揭榜掛帥”、處級干部領題,開展“百站全員創新”活動,釋放、激發全員創新活力。省局(公司)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對煙葉管理創新進行專項考核獎勵。三是促轉化。建立全省煙葉創新成果共享、轉化平臺,發布推廣創新成果320項。比如,水造法井窖移栽、農機農藝融合、“一刷三拍”等創新成果有效解決了瓶頸問題。
深化基層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煙葉綜合標準體系》,包括9項黨支部標準、86項技術標準、29項綜合管理標準。配套制定SOP,用標準規范工作行為、促進技術落實、提高服務質量。二是推進標準化煙站建設,全面推行標準化、規范化、5S現場管理,對64個煙站開展達標驗收,其中63個煙站通過驗收并掛牌,每年進行復驗摘牌。三是推動全員參與建流程、制度標準進流程、風險防控入流程,建立煙葉工作流程101項,通過流程的高效運轉解決關鍵環節問題,推動制度標準落地。
下一步,山東省局(公司)將以全國煙葉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召開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學習先進單位的好經驗,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再上新水平,在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上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