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卷煙品牌因為非市場化或消費人群的緣故,往往給人留下“傳統”的刻板印象。但是在社交化時代,已經沒有什么品牌是傳統的,只要有社交價值的加持、創新玩法的融入,傳統品牌也能“玩兒”出新意。
對于卷煙產品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交意義和道具價值,“敬一支煙”代表著尊重,“回一支煙”代表友好,尤其是新品往往更值得讓消費者散煙“炫耀”。
近期隨著諸多新品的加入,卷煙市場變得熱鬧起來,一些以前市場上沒有過的“新花樣”極具話題度,如,黃鶴樓(視窗)的可視化透明窗口濾嘴、玉溪(中支境界)的分享裝創新設計,這種多元玩法,在放大品牌聲量的同時,又讓消費者在社交場合有了新話題,卷煙也便有了新的道具意義,不僅在行業內引發廣泛討論,更在終端和消費者中引發“社交轟動”。
由此,筆者以為,我們衡量一款新品是否成功的標準,不再局限于賣了多少箱這個單純的數字,還在于“有人找”“有人聊”。只有“被談論”與“被消費”同時發生,新品才算跨過了上市的第一道門檻。那么,新品若想被談論,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筆者總結了新品營銷社交化的三步走策略:
首先,賣點引爆,以特質化引發關注。基于傳統社交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在做出產品消費決策時,消費者往往體現出了強社交化的特點,發個朋友圈“秀一下”成為常態。對于卷煙而言,值得消費者“秀”出來往往是由稀缺價值營造的身份價值彰顯,稀缺感之前由高價煙獨攬,而如今由特質化引領。
縱觀當下新品,產品賣點花樣不斷,層出不窮,除了上述“視窗”和“境界中支”,還有貴煙(福中支)、雙喜(勿忘我)等產品都通過特質化的賣點引發行業關注。總之不論新品成與不成,都要先有爆點,將消費者的興趣點點燃,如果只是默默的上市,在零售戶的微信朋友圈都無人分享,在社交飯桌上也無人談論,新品的上市節奏可能就出了問題。當然,“無特質,不上市”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企業在新品特質化的打造上也有防止內卷,不能單純為了追求特質而特質。
其次,內容鋪墊,打造社交類廣告語。社交化的打造,被談論只是第一步,而后就要為特質化注入更多內涵,融入更多社交場景,廣告語就是主要內容。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融入場景的廣告語,如“禮之用,和為貴”就是典型的禮贈場景打造,也是特定場景下禮贈價值的強化。而針對社交場景,更是有產品直接高喊“朋友”,從高價大重九的“見朋友,大重九”,到高端紅方印的“交朋友,就要大方”,都是在拓展社交應用場景和社交價值。
有了主廣告語,其他的通過社交場景的融入打造的內容營銷,如圈層活動、海報視頻、品牌故事等也就水到渠成。講好社交故事,不但能幫助品牌積淀深刻底蘊,賦予品牌性格,更能從情感的深度層次上激發消費者的共鳴,為品牌增值。
最后,以核心圈層拓展輻射至規模社交。特質化爆點和社交化賣點都是面向追求個性與自我的小圈層,而新品若想走向大眾,需要的還是“以小博大”,即通過圍繞核心圈層的營銷活動,在保證消費者的“認知鎖鮮”的基礎上進行二次乃至多次傳播,直至“有人找”“有人談”,這種持續的社交聲量帶來的不止暢銷,更是長銷。
當我們從品牌的長期價值來審視新品價值時,會發現新品作為品牌的最新款,在品牌年輕化的迭代中,承擔的是核心角色。因此,新品的定位至關重要。
把握營銷先機,以社交之巧力,得品牌之增益。
在這個社交化時代,社交營銷的有效運用,已經成為品牌更好把握存量市場,不斷擴充增量市場的不二法則。卷煙新品也要從產品研發、文化構建到場景構建上,都要賦予產品更多的社交屬性和社交意義,從而在禮贈、交互的場景中去更多的發揮價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