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業通訊》報道編譯 據medicalxpress.com援引《控煙雜志》在線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歐盟和四大跨國煙草公司簽訂的旨在嚴厲打擊卷煙走私、彌補稅收收入損失的協議未能達到其既定目標。
據說,煙草公司很容易找到所簽訂協議中存在的漏洞,因而研究者們呼吁放棄該項協議。
該協議的目的是打擊歐洲的非法卷煙貿易,要求四家煙草公司在確保它們的供應鏈的同時對各自的產品進行跟蹤,并向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各成員國支付兩種不同的款項。
款項之一為從2004年至2030年每年固定的應付款項,價格從2億美元到10億美元不等;此外,公司還要為被沒收查封的偷逃100%稅收的正版產品支付“扣押金”,因為如果全年沒收的卷煙總量超過1.5至4.5億支,則每次扣押的產品數量會上漲500%達5萬支卷煙。
為了調查該協議的實施情況,研究人員分析了2004-12年的未公開文檔,他們發現,歐洲反欺詐辦公室(OLAF)預計,走私卷煙每年導致歐盟“損失”稅收收入100億歐元,但菲莫國際、日煙國際和帝國煙草三家公司支付的扣押金平均每年僅有830萬歐元,僅為應支付款額的0.08%。
研究人員表示,導致扣押金繳納數額如此之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只有扣押大量卷煙時才會產生扣押金罰款,并且由于簽訂了協議,貨物的平均規模有所縮水。
其次,罰款只適用于正版卷煙產品,不包括假冒偽劣產品,而海關官員則依賴煙草公司來決定這些產品的真假,即這些決定都不接受獨立核查。“自2013年簽訂第一份協議后,煙草公司便聲稱,大部分(78%)的扣押產品都是假貨,但這一數字高于已公布的煙草業對假冒卷煙流行程度的估計數值,”報告援引研究人員的話表示。
研究人員因此得出結論,該協議只會為煙草業帶來更多利益,并威脅到控煙進程。
“扣押金是微不足道的,完全不足以震懾參與非法貿易的犯罪分子,”他們表示,“該協議存在的漏洞太多?!?/p>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