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網絡報道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于2014年10月13日至18日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是全球煙草控制協議,締約方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今年,世衛組織關于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其最常見的形式是電子煙)的報告進入會議議程。
電子煙和其他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通過加熱溶液,傳送氣霧供使用者吸用。溶液中可含尼古丁、丙二醇,可能還含甘油和添味劑。
電子煙企業經常將其作為戒煙輔助產品或比煙草更健康的替代品進行宣傳推廣,因此,世衛組織呼吁全球對電子煙及類似裝置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
過去幾年中,全球范圍內電子煙和其他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的市場顯著擴大。2005年全球僅中國有一家電子煙企業;如今,該產業已經發展到將近500個品牌,全球交易額高達30億美元。世衛組織報告對煙草業在這個蓬勃市場中的作用表示擔憂。
正在莫斯科舉行的《公約》締約方會議將討論世衛組織的這份報告。報告說,電子煙是“一個正在演化的前沿領域,對煙草控制充滿了希望和威脅”,需對其進行監管:
阻止向非吸煙者和青少年促銷電子煙;
盡量減少對電子煙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潛在健康風險;
禁止不經證實地宣傳使用電子煙具有健康效益;
保護現有煙草控制工作不受煙草業的商業及其它既得利益的影響。
報告表示,雖然使用電子煙的諸多問題尚待研究,但從健康角度出發,現在就需要對電子煙進行監管:
廣告:相關政府部門必須限制電子煙廣告、促銷和贊助,保證它們不以青少年和非吸煙者或當前不使用尼古丁的人為對象。
室內使用:必須通過法律來禁止在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的室內使用電子煙。證據表明,電子煙產生的氣霧可提高空氣中部分有毒物質、尼古丁和顆粒的含量。
報告建議的監管方法還包括:水果味、糖果味和酒精飲料味的電子煙須證明不會吸引未成年人,否則禁止使用。市場上的電子煙有接近8000種不同口味,某些口味可能會誘使人(尤其是青少年)對尼古丁上癮,最終產生煙癮。
該報告還指出:當前沒有充分證據表明使用電子煙是否有助于戒煙。因此,世衛組織建議,應首先鼓勵吸煙者使用一系列已獲認可的療法戒除吸煙和尼古丁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共有179個締約方,締約方會議是《公約》的核心組織和理事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于2003年5月21日由世界衛生大會通過,并于2005年2月27日生效。自那以后,它成為聯合國歷史上締約最迅速且最受到廣泛擁護的條約之一。
締約方本次會議將討論的其他議題包括:供締約方使用的煙草稅指南、經濟上可持續性的煙草種植業替代業報告、新《消除煙草制品非法貿易議定書》的進展狀況報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