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中國的煙機工業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步發展起來的行業,存在起步晚,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我國以“引進、消化、吸收和改良”作為煙機工業的發展模式,與相對比較優勢的價格為成品煙生產企業提供了較好的保障作用,隨著貿易保護期的結束,由于進口關稅率的降低,使進口煙機價格下降,造成國產煙機的價格優勢下降,中國煙機工業面臨巨大挑戰。
面對已經到來的挑戰,中國煙草機械提出“著力抓好煙機制造,不斷提高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水平。要一手抓合作談判,一手抓改造升級,努力實現中國煙機由望塵莫及、望其項背到同臺競技、并駕齊驅的歷史跨越。”工作方案既定,時不我待,如何保護和發展中國煙機,助力煙草工業再上新臺階?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眼:
一、煙機人要樹立全球意識。
面對全球性煙機跨國公司,比拼的是綜合實力,要在資金、技術、人才、科技、管理和品牌等全面超越我們的競爭對手,煙機工業應該進行必要的集中整合,集中優勢資源為一體,尋求競爭對手薄弱環節,以求建立局部優勢,以“化小勝為大勝”的戰略規劃,逐步爭取主動,實現并駕齊驅的歷史跨越。
二、煙機工業要樹立開放包容的指導思想。
開放是指對國內國外的技術合作開放,特別是對國內的技術開放要放在突出位置,堅決杜絕關門搞創新的心態,重大課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形成集思廣義的技術交流氛圍。因為,現代社會就是一個跨界融合的時代,利用其他行業已有的成熟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獨特的煙機成套技術方案,才有可能少走彎路;包容是指允許不同的觀點和技術進行交鋒,不預設立場,允許試錯,給予創新者試錯的機會、失敗的寬容。
開放和包容必然產生新的思想火花,“創新”發展才有活源之水。歷史的規律一再的證明了這一點,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就是以“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大無謂精神,才鑄就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藍圖!
三、創新的主體是人,因此必須構建創新人才發展的平臺,讓科技創新的成果惠及創新人才,鼓勵職務發明,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把創新和發明的成果與知識產權制度結合起來,既推動創新,又保護了發明者的合法權益,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全面布局國內國外專利體系,構建專利技術產品的技術壁壘……用“人無我有”的手段,取得合作談判的話語權,最終實現全人類知識產權的共享。
四、“獨辟蹊徑”,利用“人無我有”的知識技術體系,構建“中式煙機”及其技術標準體系,保護發展中的我國煙機工業得到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推動行業做大做強。
煙機行業依存于煙草產品加工需要而存在,現代煙制品的標準體系決定了煙機研發的方向,因此,煙制品的標準體系是煙機發展的核心,如果我們還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煙草巨頭定義的標準體系下進行創新,談何容易?因此,必須重新定義適合中國人消費特點的煙制品標準,并作為中國煙草各相關產業共同推動的準則存在,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何患競爭?
“樹欲動、而風不止”,中國煙機你真的準備好了嗎?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中國煙機工業獨樹一幟,為中國創造貢獻一份力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