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新浪》報道 煙草業的規劃發展和控煙由工信部一肩挑,這等于讓管理部門人格分裂:到底該重發展,還是重控制?掐架式管理,只能讓控煙停留在紙面上和計劃中,難以落地。
在新加坡召開的世界煙草和健康大會上,中國的控煙成績顯得不太光彩。與其他國家和地區趨于主動的控煙形勢相比,中國的走勢正好相反。據“中國煙草使用與煙草控制聯合評估報告”的評分,作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國,我國對控煙政策執行情況平均得分僅為37.3分,履約情況處在100多個締約國的末幾位。中國此前承諾的至2011年1月9日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實現100%禁煙,迄今尚未實現。
“光彩”的是煙草業的成績單。2011年中國卷煙銷量上升到2.4萬億支,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龐大的煙草業市場,還造就了3.5億煙民。
選擇煙草還是健康,不是一道難題。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20萬人死于吸煙相關疾病,吸煙致病的直接成本達2275.48億元,7.4億人飽受二手煙危害。但是,我國的控煙進程表明,這道題目在現實中確實難解。
控煙難,難在依附于煙草業的種植業、加工業、批發零售等環節,既是許多人的生計所在,也是不少地方政府的稅收依托。在一些主產地區,煙草業甚至是唯一的支柱產業。這意味著,真對煙草業動刀子,將面臨巨大阻力。
控煙難,難在價格杠桿未必能起作用。現在,很多人在談漲價控煙是否可行。煙草稅中已經包含了流轉稅、所得稅、消費稅,與成本相比,價格不低。理論上,再度加價漲稅后,可以部分抑制煙民需求。但是,誰能保證在巨大需求之下,不會刺激假煙產業的繁榮興盛?更何況,對于不需要購煙的權勢群體來說,價格杠桿的作用等于零。這意味著,漲價控煙仍然乏力。
控煙難,最難的是目前的管理思路。現在的機制是,煙草業的規劃發展和控煙由工信部一肩挑,這等于讓管理部門人格分裂:到底該重發展,還是重控制?掐架式管理,只能讓控煙停留在紙面上和計劃中,難以落地。
這種尷尬情況,暴露了控煙政策方面的迷失,這也是政府職能的迷失。做一件事,總認為政府是最強有力的推動者,效率最高,卻忽視了政府部門的利益盤算。
推動控煙,最正確的思路是交給利益對立面,而不是由利益共同體打理。誰是煙草業的利益對立面?不是煙草企業,也不是指望煙草稅的政府部門,而只能是社會。超過半數的國人受煙草威脅,說明社會才真正是與煙草業進行博弈的一方。實際上,由于煙民的廣泛性,政府部門的觸角也不可能深入到方方面面。只有社會力量的全方位參與,控煙所需要的微觀管理才能成立。
事情很清楚,政府職能掐架,很難真控煙。把職能交給合適部門,同時讓社會自治力量獲得更大支持,我們才有可能避免控煙失控的尷尬。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