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2年的5月,整個地球上大概沒有比中國煙草行業更加受人關注的了,盡管關注的方式有些特別。就在“世界無煙日”來臨前的一周,三家民間機構5月24日在京聯合發布題為《揭露并抵制中國煙草業對控煙干擾》的主題報告,雖然目前報告的內容在網上還搜索不到,但是不難想象其中的論調,自然是對煙草業口誅筆伐了。
作為煙草業的一員,筆者只想說,是否取消煙草專賣制度,是否實行政企分開,是否大幅度提高煙草稅,這些都不是我們煙草行業能左右得了的。法律的廢止有全國人大說了算,政企分開自有工信部、國務院做主。煙草行業說到底是在國家的煙草專賣制度的保護下才得以生存和發展,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國家局黨組順應形勢、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兩個至上”的行業共同價值觀,并且強調“除了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之外,煙草行業沒有自身特殊的利益”。
干說不練的是假把式。煙草行業從來都是說到做到的,正是出于禁煙、控煙的考量,國家局近年來提出了“煙葉防過熱,卷煙上水平,稅利保增長”三大戰略任務,而這三大戰略任務則涵蓋了控煙的幾個基本要素。首先,“煙葉防過熱”的主要用意是對煙葉的種植規模進行嚴格的控制,嚴把煙草質量關,做到從源頭上對產量進行控制,煙葉生產規模不擴大,卷煙的產量自然不會大漲特漲。其次,“卷煙上水平”的目的正是控煙工作的重點,就是提高卷煙的價格。這樣,一些收入水平不高的煙民就會覺得煙越來越貴了,抽不起了,客觀上起到了戒煙的作用。“稅利保增長”則是對國家財政收入的巨大支持。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們紛紛提供數據來證明煙草一年造成的損失遠遠高于全年的稅利,但在筆者看來,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可信性是值得商榷的。誠然,煙草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但是不可以將所有煙草可能造成的疾病都算到煙草的頭上,這樣的統計方法是不科學的,對煙草行業來說也是不公正的。舉個例子,汽車以及其他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是很嚴重的問題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破壞環境,當然嚴重了,否則歐盟不會對未采取碳減排的國家的航空公司加征“碳稅”。既然造成了這么嚴重的后果,那干脆直接就取消汽車算了,那樣肯定不會造成污染。這是不是略帶極端性質的因噎廢食呢?
當然,反對的聲音已經聽到了:汽車、飛機是正當的行業,是可以給人類帶來便利的行業,煙草業只會給我們帶來傷害。沒錯,這一點我們絕對承認,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全球總共15億煙民,百年就不必說了,十年內能把這些煙民們的煙癮都戒掉嗎?當然不能,按照極端的做法,或許控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煙民們槍斃,這樣就不會造成煙草危害了。但筆者想提醒的是,兩點之間最短的并不一定是直線。控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煙草人一直在為禁煙、控煙貢獻著自己的努力,從“兩個至上”到“三大戰略任務”,從“降焦減害”,到“卷煙零售網點合理布局”,從“315”到“124”,無不閃現著煙草人對國家利益和生命至上的敬重,以及對代表國家對煙草制品進行專賣的神圣職責的守護。
因此,煙草業干擾控煙的說法純屬偽命題。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