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總有人說顧客是上帝,開門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把上帝伺候好了。其實也不必說的那樣夸張。我們零售戶也有零售戶自己的原則,自己的性格,對待顧客要熱情、和氣生財準(zhǔn)沒錯。以下是我在經(jīng)營中見聞和親身經(jīng)歷總結(jié)出的一些小經(jīng)驗供大家參考。
遇事冷靜莫生氣
上周,某酒業(yè)的送貨車撞壞了程婆婆家的貨。事后,司機并沒有賠禮道歉的意思,反而責(zé)怪程婆婆不該把貨放在路邊。路人一番苦口婆心后,司機這才答應(yīng)賠款30元錢買下撞壞的貨,但這錢并沒有交到程婆婆的手上,而是扔在了地上。更不可理喻的是司機并沒有拿走壞貨,而是大發(fā)脾氣將貨踢了個稀巴爛。
后來,我聽程婆婆說,這家酒廠還有貨款在她手上,可是為什么他們要這么張狂呢?這位司機有沒有想到他到程家店是來干嘛的,就算是土匪也要分清對象和講究場合,而作為是來聯(lián)系業(yè)務(wù)的司機此時其實就是一個生意人,即使是他不懂撞壞了東西要賠款也應(yīng)該知道賠禮道歉是必須的,而一味的責(zé)怪別人不該把貨放在路邊這是什么邏輯。遇事不逃避,而是勇于承擔(dān)錯誤,協(xié)商事后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才是生意人該有的理智。
也借此提醒同行在對外送貨和接貨時,開車一定要小心。在與顧客交流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詞,而一旦發(fā)生苗頭不對,就要小事化了扼殺于搖籃里。另外,即使是年底為爭搶市場先機,占道經(jīng)營也絕不可為。
總之,生意人還是要遵守自己的“和道”,嚴守自己的“后院”不失火,以和為貴,和氣才能生財嘛。
“耍橫”也能講道理
某日,一中年婦女在我店挑選了不少貨,可是在結(jié)算時,她硬是說我家售香煙價格太貴了,而隔壁的店鋪則便宜很多,她還放出狠話:要么就按最便宜的價格賣給她,要么她就啥都不在我家買。
因為此人要得香煙也比較多,為了這一大單生意不流失,我解釋說同一品種的卷煙絕不可能會相差很多,何況我心中有數(shù),煙草公司配送的卷煙都是明碼標(biāo)價,于是我拿出進貨單給她看,并說如果能做攏這筆生意,我可以額外送她一瓶好酒,但她還是不“買帳”。我說要和她一起去那家店鋪看看,并說如果別人家賣的便宜你盡管去那家買去,這瓶酒我也照樣送給你。婦女沒有吭氣,自顧自的去了別家。15分鐘后,她終于又回來買下了香煙,并言:隔壁的香煙沒有你這里香煙看著干凈整齊,我還是在你這買吧,不過這瓶酒你可得送我。
顧客“耍橫”如何面對?面對顧客“耍橫”先是要認真傾聽,耐心解釋,態(tài)度要虔誠,要讓人感覺你很努力,很在乎這筆生意,實在不行就可以拿出進貨單讓顧客將心比心,在進價的基礎(chǔ)上多多少少加點價,或是犧牲單件商品不賺錢來帶動其它商品的銷售。一旦遇上更強硬的顧客,如果這樣還是不行,那就要盤算單件商品虧本銷售后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如果是“利大于弊”,為顧“錢”大局、委曲求“錢”,這橫耍也就讓他耍了吧。
賴賬顧客要寬容
隔壁小張常到我店消費,他消費其實都是賒帳,“忘性大”沒有還帳的習(xí)慣,是個很賴皮的顧客。由于是鄰居,我雖有怨言可也不好撕破臉,可是該如何對待這種賴皮顧客呢?
我先是勤動手、勤動筆記好他來賒欠的每一筆帳,然后我會勤動口常常提醒之,只要見他再來消費就會向其討要,然而他“忘性大”說是欠的款早還了,已經(jīng)不欠我的錢了。我不斷摸索和尋思對付這種賴皮顧客的方法,我發(fā)現(xiàn)他的消費主要是煙和酒。為了不得罪他,我將他需要抽的某品牌卷煙和某規(guī)格的酒分別從煙柜和貨架上撤下來“藏”好,當(dāng)他再來“購買”,我就會先和他拉拉家常,講講最近的生活,然后再引導(dǎo)他想起來自己欠我的錢。我還會拿出我的賬本與之說明,哪一筆你確實還了,但哪一筆你還是忘了。自那以后他也不好意思再空著手來買煙了。
還有一次,我遇到一中年婦女偷了果凍,可是這婦女也是我店的常客。當(dāng)面揭穿她偷東西吧,顯然不合適,何況還會影響她以后在我店消費的熱情。那么不說出來吧,就是放任縱容,如果不控制事態(tài),任由其發(fā)展,后果不堪設(shè)想。何況不說出來,別人當(dāng)你沒看到,不說出來心里睹的慌,能憋的住嗎?當(dāng)她來結(jié)帳時,我直接說果凍還沒過稱呢,或許她當(dāng)時會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我并沒有說她偷,而是說她還沒買單,給了顧客面子,自己也挽回損失。
對待這些顧客我們要在沒有造成自己損失的前提下,盡量寬容的方式解決,“強攻”不得,還得智取。
顧客說話沒惡意
“怎么又漲了”、“這雞蛋真小呀”(我這大蛋小蛋一個價,不論斤),這是顧客進店后最常說的兩句話,,我就當(dāng)這是種“問候”了。可是在我店,老媽喜歡說真話,她說明明是跌了你顧客卻要說是漲了,明明是大蛋你卻還要“雞蛋里挑骨頭”,于是她們?yōu)檫@爭了個臉紅耳赤,我的耳根子也就難以清凈了。
其實,讓我來評論她們的孰是孰非,我會說是老媽“太直”,參照“顧客是上帝”這一警世標(biāo)準(zhǔn),我更感覺老媽的“訴苦”沒必要。咱開店見過的人形形色色,好話賴話總有人說,好語良言是生意好上加好的良方良藥。賴話如一陣風(fēng)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沒必要太在意。何況有的顧客本來就是來“找岔”的,你店主如果沉不出氣中了計,顧客就更是找到盛氣凌人的理由了。某日,我就聽到隔壁超市的一段對話。顧客說,你賺了我的錢,話都不讓我說明白,非要我說一句你就頂一句的,下次我再來你店消費才怪。
因此,我想只要顧客不是惡意的傷害你,只要不是涉及人格和原則上的問題,顧客說什么就是什么吧,不必太在意。對于顧客無意中的口頭禪,更別針尖對麥芒。別因小失大,要顧“錢”大局,因為委曲能求“錢”嘛!
這些就是我總結(jié)的一些與顧客相處的經(jīng)驗,在日常卷煙銷售中,大家肯定也時長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人,想想誰都不容易。過年了,和和氣氣的做生意,生意也差不了哪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