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全國有多少卷煙零售戶,恐怕數以百萬計。在龐大的卷煙零售戶隊伍,有多少巾幗零售戶載位煙草行業作貢獻,猜想數量也不少。陜西咸陽武功卷煙零售戶張萍就是其中的一位。
提起張萍,在其所在的鄉鎮街道卷煙零售戶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并不會她的店鋪位置有多好、面積有多大,生意有多紅火,主要是她的創業奮斗精神感動了零售同行,讓我們一道走進這位“女強人”的創業世界吧。
走出秦巴山 打工海南島
張萍今年44歲,出生在秦嶺之南漢江邊上的一個小山村。小時候,和村子的姐妹一樣,她上山放過羊,砍過柴,割過草,插過秧,幾乎干遍了農家所有活兒,自幼繼承了祖輩遺傳下來的勤勞、質樸、善良的秉性,也練就了一身山里女娃娃的膽氣與豪情。
初中畢業那年,十六歲的她帶著對外面世界的向往,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乘火車、度輪船,去了美麗的海南島,成了“打工妹”,開始人生新歷程。
她先在一家私營鞋廠打工。靠著勤快與聰慧,她從車間劃線工干起,先后當過針車班長、品管員,技術資料員。不管在什么崗位上,她都能出色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深受老板好評,年年當先進,拿紅包。她把掙來的錢舍不得花,都寄回老家,村子人都夸她是個順心的女兒。
后來,鞋廠不景氣,她又轉了一個生產童車的廠子。在那個廠子,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一個當過武警的關中小伙子。三年后,他們結婚了,建立了一個幸福、溫馨、美滿的小家庭。婚后不久,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海南島許多私營企業紛紛倒閉,她所在的童車廠也未能幸免。被迫辭工后,她沒有灰心失望,垂頭喪氣,而是安慰老公說:“咱不打工了,回家發展,照樣創造財富。如果干得好,也許能當上大老板,賺不少錢的。”他的丈夫早有回家創業的念頭,聽媳婦此言,連忙點頭答應,打心底佩服媳婦的“野心勃勃”與長遠眼光。
工棚就是家 創業小城鎮
就這樣,在海南打工六年后,張萍和丈夫帶著對創業致富的無限憧憬,回到了婆家陜西武功縣,在一個名叫蘇游的小鎮,開始了新的人生之路。
90年代中期,網吧剛剛興起。她對丈夫說:“如果能在鎮上開家網吧,生意一定不錯。”丈夫說:“我相信你的頭腦,只要你看準的項目,我完全同意,鼎力支持。”
萬事開頭難。當初,小鎮上門面林立,一時半會找不到開網吧的理想門面。丈夫有點泄氣,對她說:“出師不利,干脆另搞個項目算了。”她搖頭說:“這么點挫折都扛不了,還算什么男子漢,我就不相信,鎮上沒有咱們創業的一席之地?”
后來,結果多方考察聯系,張萍租賃了鎮南關的一個木器廠車間,把它作為網吧的營業場所。這是一個十分簡陋的房屋。屋頂用石棉瓦搭建,地面用磚鋪成,墻壁為白灰墻,隨處可見脫落的痕跡。窗戶上的玻璃殘缺不齊,遠看就像一個廢棄多年的建筑工棚。
面對如此簡陋的“門面”,張萍對丈夫說“收拾地方,請人要花錢,咱自己動手干吧。”丈夫說:“你一個女人家,能干體力活?”她笑著回答:“從小在山里長大,啥苦都吃過,這點活不算啥。”
于是,那年正月初七,親戚剛走完,她就和丈夫一道,拉著架子車買白灰水泥,修補墻面,整修地面,配齊玻璃,打掃衛生。整整干了一個星期,總算達到了開網吧的基本條件。干活中,張萍挽袖拉車,彎腰提灰,登高沿低,就像一個從事建筑活兒的民工。周圍人看了嘖嘖稱贊:這個媳婦真能干。
有了店,還得申辦網吧經營許可證。為了辦證,她搭乘班車或做村民的拖拉機,多次去縣上文化部門,費了一番周折,可謂“求婆婆,告奶奶”,總算拿到了“通行證”。
“開業后,我當老板,又當網管,還當清潔工,一人兼三職,一天都離不開,就連大年三十晚也要守店,無非與家人吃年夜飯。總之,一年四季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張萍說,“每天早早起床,抹桌掃地,清理廁所,什么臟活累活都干了。”
“臥室就在網吧里的一個小套間,上面是石棉瓦,夏熱冬冷不說,最讓人發愁的,就是一下雨,雨水順著石棉瓦的縫隙流了進來,墻壁濕漉漉的,有時天下連陰雨,還要用盆子接雨水。現在回想起來,那時開店吃住條件差,還不如農村人住的好,吃得好。但為了實現創業夢,不這樣干不行啊!
張萍憑著一股勇氣和干勁,把小網吧經營的井井有條、紅紅火火,自己的網吧在小鎮上漸漸有了名氣。2000年,手頭有了積蓄,她又抓住機遇,讓丈夫貸款十多萬元,在鎮上買了一塊地皮,蓋了幾間大門面,又添置了不少新電腦。于是,她的網吧又了規模,上了當次,一躍成為全鎮最大的網吧。按照文化主管部門要求,她還舍得投資,增設網吧經營場所安全實施,比如消防器材,應急燈、視頻監控等。同時,她自覺執行“未成年人不得上網”等相關規定,并與當地派出所簽訂社會治安監督協議書。她還與周邊網吧業主成立了網吧協會,大伙兒選她當會長。在她的倡導下,周圍網吧業主守法經營意識不斷增強,違規經營的問題越來越少,受到當地文化、公安部門的肯定和表揚。作為網吧協會會長,她多次出席了縣上文化部門舉辦的網吧業主會議,登臺做了網吧管理經驗介紹,贏得同行陣陣掌聲。
開辦煙酒店 當好守法戶
2010年,張萍對丈夫說:“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隨著家用電腦的普及,網吧生意肯定走下坡路。咱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要未雨綢繆,做長遠打算。”
她的丈夫有點擔憂,好心勸她:“不要再折騰了。即使網吧生意不行,咱們也不愁吃,不愁住。”張萍說:“趁咱們年輕,再開一個店,多一條出路。如果你不喜歡守店,我自己經營。”
于是,在經營網吧的同時,張萍又在店門口開了一家煙酒店。開張那天,鎮上前來祝賀的人不少。親朋好友的祝賀與希望,給她增添了新的勇氣和信心。她到煙草局辦了煙草證,購置了卷煙展示柜,采納客戶經理建議,裝修店門,頗具特色,又做了一種酒牌子的代理商。
有了煙酒店,張萍心里踏實了許多,勁頭更足了。她和丈夫做了簡單分工:男的管網吧,女的經營煙酒店。
買煙酒和經營網吧不同,需要掌握一定的經營技巧。為了盡快轉變角色,張萍與煙草公司客戶經理保持良好聯系,經常打電話詢問“如何訂貨、卷煙陳列、明碼標價、新品推介”等問題。客戶經理見他虛心好學,便有求必應,讓她在較短時間內學到了許多卷煙經營新知識。同時,通過上網,她認真學習煙草專賣法律法規知識,知道了經營卷煙不能亂渠道進貨、不能非法收購卷煙、倒賣卷煙,批發卷煙、串碼銷售等基本常識,增強了守法經營意識和自覺性。
“本店不賣假煙、走私煙,串碼煙。”這是張萍張貼在店鋪醒目位置的“公開承諾”。為此,顧客進店買煙十分放心。
記得有一次,一位村民因孩子滿月,在她的煙酒店買了十條地產煙。誰知過了三天,那個村民就氣沖沖地走進店,將一條煙摔在她面前說:“看你是個好人,咱們還給顧客賣假煙?”
張萍看了看煙碼,笑著說:“這煙是我的,我保證絕對不是假煙。”村民說:“親戚抽了,都說是味道不對勁。你還有啥理由說不是假煙?”
張萍說:“我相信自己,更相信煙草公司。如果你硬說這煙是假的,就讓專賣稽查隊的同志鑒定一下。假一賠十,我說到做到。”
“行!我就不相信煙草局的人會給你們這些奸商說話。”那個村民似乎胸有成竹的樣子。
張萍給專賣稽查隊打了個電話。稽查隊員很快從別的鄉鎮市場趕到她的店。經過鑒定,真煙無疑。原來,這煙包裝改版了,消費者才懷疑是假煙。經專賣人員一番解釋,那個村民有點不好意思,連聲說道:“實在是一場誤會,我冤枉老板了!”張萍笑著說:“沒有啥,誰沒有個誤會,只要放心就行,歡迎再次光臨。”
在日常經營中,難免遇到上門推銷假煙和非法收購真煙的不法分子。她從不上賊船,不敢違法事,還經常向煙草專賣執法人員反饋市場違法活動信息,受到表揚和獎勵。
“賣煙學問多。”張萍說,“有些煙看似銷路不好,但經過宣傳推介,也能吸引顧客眼球。有時還得多訂幾條。”
在新品培育方面,張萍總結“三招”,匠心獨具,深得“民心”,。第一招,在店里添置一個茶幾,讓顧客一邊品茶,一邊評吸新品卷煙,如果顧客對新品卷煙有哪些建議和意見,就記在本子上,當客戶經理拜訪時,如實反饋客戶經理,便于客戶經理掌握新品的質量特點,及時調整新品培育方案。第二招,在網上收集下載一些真假煙識別視頻,在店里為顧客播放,讓顧客開了眼界,學到了不少真假煙識別知識,此舉得到煙草專賣部門肯定,并在其他煙酒店予以推廣,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應。第三招,提供精致禮品袋。在袋子上印制了店名、電話、經營承諾。每當顧客進店買整條煙,就贈送一個禮品袋。顧客提著精美的禮品袋走親訪友,孝敬老人,顯得時尚大氣,心里自然高興。
除此之外,針對農村消費者喜歡抽低檔煙的特點,她不嫌低檔煙利潤低,每個周期都要足量訂購低檔煙,確保低檔煙不斷貨。前些年,一些零售戶看到低檔煙銷售快,便私自漲價,顧客鬧騷滿腹,但還的購買。張萍嚴格執行煙草公司明碼標價政策,公開承諾“低檔煙不漲一分錢。”為此,有的同行說她“不合群”,故意跟他們作對,她說:“農村人收入低,買低檔煙為了省錢,咱再漲價,不就成了奸商。再說低檔煙漲幾毛錢,自己也發不了洋財,倒不如不漲錢,省的顧客發鬧騷。”
誠信經營,童叟無欺。如今,她的煙酒店卷煙月銷量800條以上,加上代理酒生意,利潤相當可觀。她成為鎮上名副其實的煙老板、酒老板,也是授之無愧的“返鄉創業明星”。商戶們紛紛舉起大拇指夸贊她:煙酒店紅紅火火,網吧生意財源滾滾。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一個人只要有夢想,就有希望;只要敢于付出,勇于實踐,夢想就會變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