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工網報道 雖然有“禁止吸煙”的標識,但一名男子依然“吞云吐霧”,這是《工人日報》記者日前在福建省立醫院看到的一幕。這反映了福州市公共場所禁煙的尷尬,《福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已正式施行滿一年,然而這一年里全市只開出了49張罰單,且全部是衛生主管部門所開,交通、市場等主管部門全年零罰單。
去年8月1日起施行的條例,明確規定了婦幼醫療、中小學校、科教文化、公共交通等12類公共場所內禁止吸煙。個人在禁煙區吸煙的,由相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10多個相關部門按法規規定在各自領域開展控煙的監督執法,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負責對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的日常監督管理。
記者調查發現,醫院都掛出了醒目的控煙標識,僅有少數人吸煙,而在一些小餐館,吸煙者依然不少。條例雖已施行一年,但有的監管部門并未將控煙執法納入日常工作中。
對于零罰單和少罰單,相關部門認為,由于沒有規范標準,給落實公共場所禁煙帶來了難度。“煙民若拒交罰款,只能與他們耐心理論。”福州市衛生監督所負責對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督執法,但衛生監督所只有20多個執法人員,還肩負其他職責,很難抽出時間經常到各家醫院巡查。只能是執法一次查一次,收效甚微。記者了解到,僅福州市鼓樓區,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就有約70個。
“抽根煙只要一兩分鐘,等執法人員趕到抓不到‘現場’。”福州市市場局執法人員表示,條例鼓勵市民舉報,但他們極少收到市民舉報,而保留照片或視頻的更少。執法人員坦言,就算想管也根本管不過來,而若對機構等開罰單,要經過立案、取證等一系列繁雜程序,所以暫時還是以勸阻為主。
采訪中,不少執法部門表示,禁煙不能只依賴執法人員,而要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控煙行動的一員。 “在公共場所看到吸煙的,礙于情面等因素,不好上前勸阻,還是選擇自己離吸煙者遠一些。”市民羅先生的觀點代表了大多數人明則保身的一面。
“各部門‘齊抓共管’,實際上等于是誰都不管!”周元強律師對此認為,“12個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進行控煙的監督執法,看似很周到全面,但是這種‘自家人管自家地盤’的方式,必然削弱監督執法的效果。”此外,由于裁量權跨度太大,就算有主管部門到現場抓了現行,也很難開一個合適的罰單。
也有專家指出,為了不讓控煙條例成為一紙空文,有必要對這部條例的執行措施做出細致規定。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