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煙草行業的版圖上,細支煙曾是一個“異類”。2010年,南京(炫赫門)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傳統卷煙“粗支為王”的格局,開啟了細支煙的“黃金十年”。從北方市場的悄然崛起,到全國范圍內的消費熱潮,細支煙一度成為行業增長的“救世主”。然而,隨著中支煙、爆珠煙等新品類輪番登場,細支煙的光環逐漸褪去,甚至被預言將“退出主流舞臺”。但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2024年,細支煙以一場驚人的逆襲,重新站上了行業的風口浪尖。這場“絕地反擊”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行業密碼?讓我們從細支煙的“沉浮錄”說起。
自2010年起,我國新品類卷煙先后經歷以南京(炫赫門)為代表的細支創業,以黃金葉(樂途)為代表的短支謀勢,以貴煙(跨越)為代表的爆珠賦能,以中華(金中支)為代表的中支出新等數輪創新,不斷積蓄發展潛能,將新品類卷煙規模、效益貢獻推向新的高度。時至今日,短支品類頹勢已顯、品牌持續撤出,爆珠品類審批日益嚴格、獨立性趨向弱化,中支品類步入狀態回調、動能回落的發展新階段,唯獨細支品類在歷經增長的平臺期后,蛻變成為2024年品牌比拼的重要抓手和市場擴容的中堅力量。
要透徹解析新品類內部的此起彼落、細支煙的二度繁榮,需從細支發展史說起。
萌芽起步期(2010-2015年)
回溯2010年,以南京(炫赫門)的崛起為代表,細支煙依托北方市場發軔并迅速卷入卷煙消費大潮,市場容量節節攀升。短短數年,行業細支煙銷量規模從2010年不足2萬箱增長到2015年的70.9萬箱,年均復合增長率113.9%。同時,細支煙以二類為起點、形成“從下往上”的價區延伸方式,成為行業兼具發展潛力和結構支撐的品類主角。
高速進階期(2016-2018年)
2015年,傳統卷煙市場容量拐點顯現,以細支煙為核心的新品類卷煙在政策導向和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成為推動行業回升發展的主要動力。緊抓市場和政策紅利,南京、貴煙、黃山等為代表的品牌迅速依托細支轉型發力,改變了被動競爭的格局;長白山、真龍、天子、蘭州、冬蟲夏草等品牌也迅速跟進,擺脫了生存危機。
截至2018年,細支煙增量規模已連續兩年位于百萬箱水平之上,市場容量擴大到346萬箱高點,單箱結構邁上4.5萬元臺階,在銷品牌總數為43個(當中形成了南京一個銷量近百萬箱的品牌,黃鶴樓一個30萬箱級品牌,黃金龍、云煙兩個20萬箱級品牌,貴煙等5個10萬箱級品牌),新品數則有160個之多。
緩增調整期(2019-2023年)
2017年開始,消費多元化趨勢萌發,爆珠煙、短支煙、中支煙等新品類輪番實現爆發增長,一度改寫了細支煙一統天下的新品類競爭格局。這當中,尤以中支煙熱度居高、產銷兩旺,在部分價區、部分省區對同價細支煙形成增量分割甚至替代增長的狀況。
受中支等競品分流擠壓,細支煙規模降速特征明顯,轉而尋求新的突破。“十三五”后期開始,細支煙特征主要是兩個——
擴張步調放緩
一是細支“新品潮”放緩,2019-2023年,細支新品上市數量僅為70款,而對比之前,僅2018年一年行業就開發了35款細支煙新品;二是細支在銷規格數量總體放緩并進入穩定期,連續5年徘徊在170款左右;三是市場增量規模放緩,從峰值的“年增百萬箱”回落到50-80萬箱之間。
發展方式轉型
一是增長動能上移,普一類細支取代二類細支成為細支煙增長的主引擎,高端、高價位細支煙銷量增速也在加快;二是區域重心南傾,相比以往細支發展更聚焦于北方市場,細支煙規模結構“重心南移”逐漸成為大趨勢;三是品牌向優促大,隨著行業政策導向回歸“三大”戰略,全國性強勢品牌在細支領域后來居上,其中南京、云煙、貴煙、黃山、芙蓉王、利群等品牌開始加緊布局一類細支領域,攪動市場格局。
結語
經歷十余年跌宕,細支煙在2023年似乎已觸達“天花板”——中支煙來勢洶洶、爆珠煙政策收緊、短支煙日漸式微。然而,2024年一紙數據卻讓行業嘩然:細支煙銷量逆勢突破768萬箱,增量重回百萬箱量級,甚至在中高端市場對中支煙形成碾壓之勢。這場看似不可能的“絕地反擊”背后,究竟是消費趨勢的必然轉向,還是頭部品牌的“陽謀”?下篇將揭開細支煙2024逆襲戰的底層邏輯,以及這場白刃戰中暗藏的行業洗牌信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