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上的緊急訂單往往都是非標準化產品,參雜了新工藝、新材料、新時限等諸多新增需求,對應到國內涉及技術研發、物資采購、生產組織、物流發運等諸多部門和環節。
面對國際訂單的特殊性和緊迫性,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國際業務部為需求發起方,串聯各個關聯部門,構建起“常規+應急”“順排+倒排”“線上+線下”的柔性化國際備貨模式。
圖為國際航運港口運輸場景
“常規+應急”讓臨時訂單變得不那么著急
常規備貨模式下,企業指定月初和月中的兩個時間節點為規定備貨日,國際業務部境外營銷團隊根據客戶需求在規定時間里做好訂單溝通和訂單下達事宜,企業對照兩個時段的訂單信息有序組織生產和發運,該模式下的備貨時間相對充裕。
與常規備貨不同的是,應急備貨的下單時點往往錯過了規定備貨日,要貨時間比較緊,這時便可通過緊急“插單”發起應急備貨模式。“插單”指令一旦生成,將同步下發至整個供應鏈的各個部門和相關人員,員工對照彼此分工即可有序組織好應急訂單的排產和發運工作。
“順排+倒排”讓備貨時間變得更精準
針對預計到貨時間和客戶期望的到貨時間,企業通過順排和倒排兩種供應鏈管理模式予以實現。
順排模式主要應用于常規備貨,該模式以訂單下達時間為跟蹤起始點,預排物資采購、生產組織、技術檢驗、物流發運每個環節的時間,最后根據各單元的預留時間順排出最終的到貨時點。
倒排模式主要應用于應急備貨,對照客戶下達的截止時間細化從物資采購到物流發運的每個環節,按照最短時間完成每個環節的要求倒排每個節點的時限,過程中除線上常規流轉外,輔以“人盯”戰術,對環節之間的過渡和銜接給予提醒和協調,確保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發運。
“線上+線下”讓跨部門協同變得更順暢
基于一體化數智化平臺打通數據壁壘、提高溝通效率是企業近年來推進數字化變革的重要舉措。原本“圍繞市場轉”構建起的“滾動預測、滾動服務、滾動維護、滾動生產、滾動供應”五大柔性化響應模式在數字化手段支撐下發揮出更大效能。
線上的無縫銜接和溝通是快速響應國際市場的基座,在這一基座之上,企業以“月度協同會”形式對線上難以解決的問題予以線下補充。會上,各部門面對面就難點問題進行專項討論和商議,現場定方案、定時間、定責任的處理模式進一步補缺了線上的溝通效率。
以“不變”應“萬變”,面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浙江中煙堅持推進“常規+應急”“順排+倒排”“線上+線下”的柔性化備貨模式,努力以高質量國際保障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