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本質是實現業務的轉型
數字化轉型重在技術,根在業務。也就是說,數字化轉型是以數字化技術支撐為前提,但并不僅僅只是數字化技術本身,它的本質上是業務的轉型,而業務轉型必須以組織變革、流程優化、人員能力為保障,以企業文化、環境機遇等來促成。
煙草企業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礎,但在傳統卷煙工廠的信息化建設中,它的各個信息系統是獨立運作的。比如,制絲車間的制絲中控室、能源車間的能源管控室、物流中心的物流集控大屏等,每一個系統都是自我控制。而智能工廠提倡的是全局協同,像安徽中煙合肥卷煙廠的智能集控中心就是這種全局協同的最好體現,它通過數據集成一站式地掌握整個工廠所有工序環節的狀態。
全局協同下的智能集控中心建立后,它勢必需要組織的配套,這個時候企業的組織就要發生變革,組織機構不再像過去那樣條線化,來自于各個工序環節、各個車間的人員共同在智能集成的全新平臺上協作。這和以往甚至現在煙草行業其它卷煙工廠的組織架構都不同,這其實是一種改革創新。數字化轉型要發揮價值,組織和制度的配套變革將是必須要進行的一項工作,是智能制造推進中更深層次的問題。
隨著智能制造成熟度的不斷提升,安徽中煙已經思考并開始構想規劃未來適應智能化的組織、制度變革,但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他們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而且將會面臨比較大的阻力。安徽中煙合肥卷煙廠已經制定了初步的組織變革方案,準備進行模擬實施,但在潘 主任看來,還是會面臨一些阻力,幾十年的組織架構突然面臨巨大變化,肯定會有阻力。但這是智能制造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只有實現了更深層次的機制、流程和組織的變革,才可能真正實現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可以講清楚一包煙的“前世今生”
智能制造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盡管囊括了理念、技術、組織、行動等多種因素,但歸根結底它仍然是一種制造的手段,它的目標是要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提高制造質量,為企業發展貢獻價值,為品牌和產品輸出提供更強大的支撐。站在這樣一個角度,人們也許難以免俗的要問:智能制造的價值究竟是什么?
安徽中煙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真介紹,智能制造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效率、效益和效能三個方面。
安徽中煙自“十三五”以來,加強了高端裝備的引入和智能化場景的應用。他們引進高速機組,在人員不變的基礎上效率直接翻一倍;在高架庫、制絲車間、動力車間實施無人化、少人化操作和中控室遠程控制,直接減少人工操作。
安徽中煙還通過數據驅動,提升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和生產集約化能力。以卷煙批次管理系統為例,通過在關鍵工藝點設置防差錯檢查,可以有效減少質量風險,變向提升了企業整體的產品質量六西格瑪水平。同時,他們還通過數據共享和數據模型的應用,可以讓生產制造和用能需求有效銜接,提高設備的精準運行能力。
安徽中煙還通過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改造,將卷煙制造的7大過程集成為33個關鍵節點和156個重要關鍵工序,在企業內部形成了全鏈條的數據貫通,這實際上就使得企業自己能夠講清楚一包煙的“前世今生”——包括原輔材料使用、制絲卷包加工、倉庫抽檢以及商業公司零售戶流向等信息,增強了企業和產品的品質自信
筆者在未走進安徽中煙深入交流之前,對于智能制造這一詞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一直處于前沿技術的熱詞語境中,讓人不得不接收到這樣一種信號;陌生則因為它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似乎更多還停留在想象、揣測和不知所以中。
但是,傾聽和了解過安徽中煙在智能制造上的選擇、規劃和行動后,筆者似乎在某一個時刻真的有了“靈光一閃”——原來這就是智能制造!盡管這“靈光一閃”也尚未窺透卷煙智能制造的全部“法門”,興許還帶著一知半解的想當然,但這是只有優秀的智能制造企業才能給出的最快入門方法和清晰“路線圖”。這從某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安徽中煙的智能制造之路是在清晰思考和有力行動支撐下的奔赴,理性中帶著熱情和勇敢,讓我們繼續期待它的未來之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