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壓力11.5bar”“蒸汽流量正常”“燃氣總管壓力穩定”……隨著運行班司爐工精準操作,車間蒸汽能源供應在突發故障的4分鐘內全面恢復。這場發生在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動力車間的教科書式應急處置,成為車間以班組為基本單位,立足崗位需求,通過構建“12345”人才培養工程,突破傳統制造業“師帶徒”單一模式,鍛造出一支“一專多能”的青年技術團隊的實戰注腳。
今年以來,在技術員與維修工理論與實操驗收考核中,常德卷煙廠青年員工技能優秀率持續攀升,關鍵崗位適配率突破85%,復合型人才梯隊初具規模。
分級防控 淬煉應急尖兵
“鍋爐電控柜跳閘!”監盤人員發現2#鍋爐通訊信號中斷的黃色警報,當機立斷切換備用機組。水質檢測、系統巡查、參數調整、向上匯報……80%由“90后”“00后”組成的動能乙班鍋爐組迅速完成整套應急處置流程,他們之中,不止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還有輪崗機制下培養的“多面手”。
“雖然這類故障是第一次發生,但這不是偶然的幸運,而是必然的結果。”電氣技術員王望升感慨。打開車間門戶網站和公共文件夾,每小時的重點參數監控、每班組的日常巡檢任務、每月的質量防差錯演練和安全生產復盤會、每季的全員改善和經驗案例等,共同織就分時分級防控機制,讓班組在突發故障中,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沉穩。鍋爐組長胡勁松在安全生產復盤會中總結道:“處置陌生故障的關鍵,在于把已知預案轉化為應變本能。”
青年員工“師帶徒”學習應急操作。梁雨靈 攝
鐵律筑基 驅動精準管控
走進該廠動力車間集控室,運行班成員在監測平臺上實時監測著蒸汽流量、機房溫濕度、分汽缸壓力等上百項設備運行重點參數,并根據每臺設備的參數及負荷特點自動作針對性調整。
以保障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為核心要求,車間協調生產準時化、數字標簽化與管理定額化,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執行效能。各班組日常運行管理中,計劃層上,嚴格執行“日清日結”制度,接班確認日調令內容,調令執行實現零偏差;執行層上,推行“五步確認法”——參數核對、指令復述、手勢確認、雙人復核、過程留痕,保持連續零失誤操作記錄;改進層上,建立“雙循環”復盤機制:周調令下達后,開展生產分析會,明確本周生產任務與啟停機要求;每月開展安全生產“回頭看”復盤會,與車間領導、設備專家、技術員面對面交流,優化日常巡檢機制與應急響應處置。青年員工符廣彪表示:“標準化作業手冊和可視化流程,幫助我們快速掌握崗位技能。”
動能乙班創新“動能生產調令分解”法,把周計劃量以日為單位,以崗為目標,逐項細化分解為可量化的節點,形成崗位對應、班前確認、實時跟蹤、異常協同處置相統一的管理模式,破解生產計劃多變調令任務執行不到位難題,同步實現班組內部溝通效率與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該班組明確“權責”劃分,助力精準供能。“標準不是束縛,而是創新的起跑線。”動能乙班班長黃華展示著班組每周的《乙班動能生產日調令》,由班組青年員工輪流擔任“班組質量管理員”,基于車間周調令,理解預處理、絲段、葉段及卷包各區域的生產安排與協調工作用能編寫。這些舉措不僅系統性地培養青年員工對生產全流程的掌控能力,還壓實青年員工責任擔當,穩步加速復合型人才成長。
動能乙班班長黃華指導班組青年員工熟悉配電網絡。梁雨靈 攝
矩陣培育 破解人才困局
面對制造業普遍存在的人才斷層難題,該廠動力車間積極響應《廠長工作報告》中提出的“1+3+1”人才培育專項工程,制定“12345”人才培養方案,夯實隊伍建設:構建動力崗位課程體系夯實基礎,開辟“高素質+高技能”雙通道拓寬發展空間,搭建創新攻關、崗位傳承、學習共享等三大平臺加速成長,貫通培訓、競賽、見習、技能鑒定等四條路徑激活潛能,同時,配套五項激勵政策完善晉升機制。
車間打造了“三堂一室”實訓平臺,由技能過硬、經驗豐富的技術員與維修工開展“流動課堂”,以維修保養為契機,為運行班組青年員工現場講解設備運行原理,并鼓勵青年員工根據運行原理自行分析故障原因,在實踐中成長。
聚焦節能降耗與降本增效,先鋒動力QC小組圍繞節能攻關、新技術運用、賦能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提升生產效率等方面持續發力。通過“流動課堂+項目攻關”模式,青年員工參與了準時化生產場景的試點應用、能源定額及能流數字化應用、構建鍋爐氣汽比群控模型、建立空壓報警高效處置模式、探索制冷空調AI智能控制等多項重點項目。
青年員工展示“維修學堂”學習成果。符廣彪 攝
如今,常德卷煙廠動力車間各運行班組的青年員工占比均在40%以上,上崗三年班組骨干轉化率超90%,已有6名青年員工擔任運行崗位組長,1名青年員工擔任運行班代理班長,向傳統制造業“人才斷層”的共性難題交出了一份“青春答卷”。既能以“秒級響應”守護生產命脈,更能用數據思維解構工業密碼,這群青年員工向傳統制造業注入系統化人才培養的“活水”,用“青春力量”鑄就“硬核擔當”,迸發出薪火相傳的澎湃力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