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成件維修數字檢測平臺(資料圖)。劉穎 攝
近年來,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紅河卷煙廠(以下簡稱“紅河卷煙廠”)卷包車間以創新為筆,在設備管理的藍圖上勾勒出降本增效、精益生產的新圖景。
舊件重生的“魔法平臺”
紅河卷煙廠卷包車間有這樣一個“體檢中心”,它可以對修復件進行全面、細致的“體檢”,準確檢測出待修復件存在的各種問題,覆蓋10種關鍵總成件的檢測場景,堪稱卷包設備的“全科醫生”,它就是總成件維修數字檢測平臺。
總成件維修數字檢測平臺顯示器(資料圖)史俊杰 攝
檢測平臺會給出相應的檢測報告,為修復件的后續處理提供依據,如同體檢中心為患者提供診斷報告和治療建議,修理師傅則按照診斷報告和治療建議進行修復件的再優化。
正在接受平臺檢驗的卷煙機分離鼓(資料圖)。史俊杰 攝
秉持“修舊利廢”的可持續理念,該檢測平臺以標準化、數字化、可視化檢驗體系為核心,為總成件打造出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修理師傅按照檔案做好修復件的跟進維修,每年為車間節省近百萬備件成本的同時,也讓綠色生產理念落地生根。
分秒必爭的“效率革命”
在數字檢測平臺投用前,修理師傅憑經驗修復好的總成件上機需反復調試,單次維修耗時長達1小時。如今,檢測平臺通過伺服技術與智能算法,可以精準捕捉高速運轉下刀片的同軸度、刀刃壓力等核心參數,讓修理師傅如同“精準打靶”般調試部件。數據驅動的檢驗模式,將水松紙切刀總成件更換時間壓縮至30分鐘以內。
電氣修理工在操作總成件維修數字檢測平臺的控制系統(資料圖)。史俊杰 攝
智能運維的“先鋒范本”
據檢測平臺開發項目負責人沈濤介紹,車間以智能傳感與機理分析為“眼睛”,用數字檢測技術構建總成件的“健康儀表盤”。通過實時采集運行數據、量化評價修復質量,該平臺不僅實現了在用部件的狀態預警,更反向推動維修技能標準化升級,讓“經驗主義”轉向“數據驅動”。
修理工們在修復多個總成件(資料圖)。劉穎 攝
“之前有的總成件會出現反復調試才能發現的隱形問題,現在都能以數字形式展現,很輕松就能化解了。”紅河卷煙廠卷包車間維保組長何福寬表示。
總成件維修檢測平臺不僅降低了修理師傅們的維修難度、縮短了維修時間跨度,更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寫下了生動注腳。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