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區域健康(東南亞)》(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Southeast Asia)是《柳葉刀》旗下一本開放獲取期刊,創刊于2022年6月,由愛思唯爾(Elsevier)公司出版發行。該刊是“促進世界各地平等獲取優質衛生保健服務”這一柳葉刀全球倡議的一部分,致力于推動東南亞地區臨床實踐的改善和衛生政策的進步與發展,通過發表高水平循證醫學論文,以期提高該區域及相關國家的衛生質量,并最終促進改善東南亞地區人群的健康結局。
該刊發表倡導改善或啟發東南亞地區臨床實踐和衛生政策的高質量原創性研究,同時也發表相關的綜述、評論、通訊等。發表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傳染病、非傳染性疾病、兒童青少年健康、孕產婦和生殖健康、精神衛生、全民健康覆蓋和衛生系統等。
2023年4月12日,該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ransitions between smoking and smokeless tobacco use from the ITC Bangladesh Surveys: implications for tobacco control in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 《ITC孟加拉國調查中吸煙和無煙煙草使用之間過渡的縱向研究:對東南亞地區煙草控制的影響》。
《柳葉刀-區域健康(東南亞)》2023年4月12日論文《ITC孟加拉國調查中吸煙和無煙煙草使用之間過渡的縱向研究:對東南亞地區煙草控制的影響》首頁
該論文主要內容如下:
一、研究團隊:
本研究由以下專家Daniel Tzu-Hsuan Chen,Nigar Nargis, Geoffrey T. Fong,Syed Mahfuzul Huq,Anne C. K. Quah以及Filippos T. Filippidisa等聯合產出。他們分別來自: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政策評價處
Public Health Policy Evaluation Unit,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K
英國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初級保健衛生科學系
Nuffield Department of Primary Care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美國癌癥協會,華盛頓特區,美國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ashington, DC, USA
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市滑鐵盧大學心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Waterloo,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市滑鐵盧大學公共衛生科學學院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安大略癌癥研究所,多倫多,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Toronto, Ontario, Canada
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辦事處,孟加拉國達卡
Country Office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haka, Bangladesh
本課題研究是一項使用ITC孟加拉國數據集的無資金觀察性研究。ITC孟加拉國調查得到了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P01 CA138389),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DRC贈款104831-003)和加拿大衛生研究院(MOP-79551,MOP-115016)的資助。
二、背景概述:
吸煙是對東南亞國家公共衛生的主要威脅,僅在2020年該地區就造成160萬人喪生。世界衛生組織東南亞地區占全球吸煙者的22%以上,占無煙煙草(SLT)使用者的80%以上。在該地區,煙草以多種形式消費,包括煙熏產品,如卷煙和比迪斯(一種更便宜的手卷煙煙草形式),以及廣泛使用的SLT,由于與文化有關的習俗和對其健康影響的誤解,對負面健康影響的認識可能有限。
在東南亞地區的煙草使用者可能會在煙熏煙草和無煙煙草(SLT)之間切換或同時使用,這使得有效的煙草控制具有挑戰性。這項研究跟蹤了孟加拉國不同產品使用者(卷煙,比迪和SLT)的使用轉變,孟加拉國是該地區最大的煙草消費國之一,并研究了與過渡和戒煙相關的因素。
三、研究方法:
本文分析國際煙草控制 (ITC)孟加拉國調查的四波浪潮 (2009–2015),隊列樣本包括 3245 名煙草使用者。廣義估計方程 (GEE)模型用于探索從專門使用卷煙、比迪煙或無煙煙草過渡到使用其他煙草產品或隨著時間的推移戒煙的社會經濟相關性。
四、重要發現:?
該實驗根據實驗對象的年齡、性別、城鄉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作為參數,進行數據等統計與分析,由此得到以下結果:
在卷煙單一使用者中,大多數仍然保持原狀 (68.1%)。然而,農村吸煙者比城市吸煙者更有可能過渡到使用比迪煙(比值比 [OR] = 3.02,95% 置信區間 [CI] = 1.45–6.29);使用無煙煙草 (OR = 2.68, 95% CI = 1.79–4.02)和戒煙 (OR = 1.57, 95% CI = 1.06–2.33)。在比迪煙單一用戶中,過渡模式更加不穩定。在整個浪潮中,只有不到一半 (43.3%)的專用比迪煙用戶保持著他們的占比。與低 SES 吸煙者相比,具有較高社會經濟地位 (SES)的吸煙者更有可能戒煙(OR = 4.16,95% CI = 1.08–13.12)。單一使用 SLT 的用戶要么繼續使用 SLT,要么在極少過渡到其他產品的情況下而戒煙(≤2%)。
盡管如此,男性更有可能改用其他煙草產品;較年輕(OR = 2.94,95% CI = 1.23–6.90 與年長者相比)、受教育程度較高(OR = 1.55,95% CI = 1.77–3.12 與受教育程度較低者)和城市無煙煙草使用者(OR = 0.52,95% CI = 0.30–0.86(對于農村用戶和城市用戶)更有可能戒煙。
五、結論:
在這項研究中,筆者確定了特定于產品的軌跡和屬性,這些軌跡和屬性與孟加拉國不同類型煙草產品使用者隨時間推移的復雜過渡模式有關,孟加拉國是東南亞地區吸食煙草和無煙煙草使用率高的國家。過渡模式并非偶然:一些產品消費者比其他消費者更傾向于轉換,例如,卷煙使用者比比迪煙更有可能過渡到無煙煙草,而無煙煙草使用者根本不太可能過渡。??
而這些轉變模式揭示了所有三種產品市場的相互作用性質。本研究中觀察到的多種煙草產品的使用和過渡模式表明,孟加拉國煙草使用者有能力從一系列選項中進行選擇,以維持對尼古丁的依賴而不是戒煙。盡管根據該研究結果無法評估對危害和社會地位的看法以及煙草控制政策如何影響這些行為,但此文為深入分析孟加拉國這些煙草產品之間的動態提供了一個起點。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索這些額外的元素,并包括更多與當地市場相關的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煙草和其他新興尼古丁產品。了解煙草使用者的轉變和軌跡可以更有針對性,因此更多有效的煙草控制策略,以限制東南亞地區的煙草使用。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