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2023GTNF論壇圍繞“關注青年人(對減害產品)的使用 人人有責”主題進行了觀點交流。與會嘉賓認為,關注青少年濫用減害產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社會各機構的共同協作和努力。
本場討論由凱菲德·卡普蘭和貝克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Stacy Ehrlich主持,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阿爾珀特醫學院酒精和成癮研究中心行為和社會科學教授兼醫學教授Jasjit S. Ahluwali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煙草制品中心主任Brian A. King,全科醫生兼澳大利亞煙草減害協會創始主席Colin Mendelsohn,Juul Labs Inc. 外部合作副總裁Stefanie Miller參與了討論。
FDA煙草制品中心主任Brian A. King表示,多年來FDA一直關注受年輕人青睞的產品。除發放警告信外,還與司法部門合作,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獲取有關公共衛生傳播的更多數據,尋找有關目標人群的數據,其中包括意外的人群,特別是青少年,每年花費數百萬美元,使用數據來指導工作。FDA還在繼續進行教育工作,以及發起防止吸煙的廣告活動。
Stefanie Miller表示,美國消費者在購買公司產品時進行身份證掃描,直到掃描身份證并核對年齡后,才能完成銷售。身份證會檢查購買者的年齡,還會防止銷售員向購買者出售超過一定數量的產品,以防止在學校出現社交獲得產品的情況。這是一種在銷售點的技術干預措施。在銷售點,公司采取了一些行動,確保零售商能夠遵守規定。
Colin Mendelsohn表示,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14至17歲的青少年中有三分之一曾經使用過電子煙,最近30天內有16%使用過,但只有3%的孩子總體上使用電子煙,這與其他類似的西方國家的證據是相一致的。最新證據表明,從未吸煙的孩子中目前頻繁使用電子煙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至2%,從未吸煙的孩子中實際上很少有人頻繁使用電子煙。他認為,自從電子煙問世以來,吸煙率持續下降,當政府嘗試各種方法,比如增加稅收或限制口味等來減少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此舉將導致更多人去吸卷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