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菲莫國際(PMI)、英美煙草(BAT)和日本煙草國際公司(JTI)紛紛發(fā)表聲明表示,加拿大法院批準了一項解決在加拿大長期存在的煙草訴訟計劃,三大煙草公司的子公司將支付總計325億加元(合226億美元)的賠償金。
近期,菲莫國際(PMI)、英美煙草(BAT)和日本煙草國際公司(JTI)紛紛發(fā)表聲明表示,加拿大法院批準了一項解決在加拿大長期存在的煙草訴訟計劃,三大煙草公司的子公司將支付總計325億加元(合226億美元)的賠償金。
這一歷史性的和解方案其實早在2024年10月就已經(jīng)提交加拿大安大略法院進行審理,而此次批準,也使其成為全球范圍內除美國之外金額最高的煙草行業(yè)集體訴訟和解協(xié)議。
那究竟是怎樣的訴訟,讓三家煙草巨頭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價呢?
訴訟源起
這場訴訟開始于1998年。當時,加拿大魁北克約100萬名吸煙者或前吸煙者對三家煙草公司——英美煙草公司的子公司加拿大帝國煙草公司(Imperial Tobacco Canada Ltd.)、日本煙草國際公司(JTI)旗下的JTI-麥克唐納煙草公司(JTI-Macdonald Corp.)和菲莫國際的子公司樂富門金邊臣煙草公司(Rothmans, Benson & Hedges),發(fā)起了集體訴訟。
這場集體訴訟,其實是由兩起訴訟組成。其中一起集體訴訟案中,大約10萬名魁北克煙民或前煙民認定,被告自上世紀50年代起就清楚它們在出售這種導致癌癥或其他疾病的有害產(chǎn)品,卻沒有向衛(wèi)生部門或公眾發(fā)出充分警告,而是把利潤置于消費者健康之上;另一起訴訟中,大約90萬名魁北克煙民自稱染上煙癮。
總之,這些原告認為,或因吸煙而患上咽喉癌、肺癌或肺氣腫等重病,或表示自己難以戒煙。除了沒有充分警告消費者吸煙的危害,原告還認為,這些煙草企業(yè)還沒有盡到“不給他人造成傷害”的義務,并以不道德的方式營銷。
一審判定巨額賠償 上訴維持原判
經(jīng)過漫長的司法程序,加拿大魁北克高等法院于2015年作出判決,判處3家煙草企業(yè)分別向兩案原告賠償超過155億加元(約合124億美元)的賠償金,其中涉及90萬名煙民的案件賠償金額大約1.31億加元(1億美元)。
案件一審裁決后,三家煙草公司提出了上訴,他們的律師表示,他們沒有資金支付這筆賠償款,如果支付這筆賠償款將會對他們的上訴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會將他們推向破產(chǎn)的邊緣。
201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上訴法院針對吸煙與健康的集體訴訟駁回了三家煙草公司的請求,維持2015年的原判。
面對巨額賠償壓力,三家煙草公司于2019年初在安大略省申請破產(chǎn)保護,以暫停所有針對它們的法律訴訟,并開始與包括魁北克集體訴訟原告在內的各債權人進行調解程序,期望最終解決這些懸而未決的訴訟。
這一拖又是幾年過去了,不過這一案件也終于在2024年迎來轉機。
歷史性賠償方案 終迎和解
2024年10月,經(jīng)過長達5年的調解程序,三家煙草公司主動提出支付325億加元(約合236億美元)的和解方案。
此次和解方案的主要債權人包括——
省和地區(qū)政府:政府部門尋求收回因治療與吸煙相關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而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用。這些賠償將幫助各省和地區(qū)政府緩解因吸煙帶來的沉重公共衛(wèi)生負擔;
魁北克的集體訴訟原告:這些煙民及其家屬發(fā)起了集體訴訟,要求煙草公司賠償他們因吸煙患病或成癮的健康損害,此次和解將使他們有機會獲得補償;
其他省份和地區(qū)的煙民:除了魁北克,其他省份和地區(qū)的煙民也有資格申請賠償,尤其是那些在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被診斷出與吸煙相關疾病的人群。
根據(jù)2024年10月提交至加拿大安大略法院的和解計劃,賠償款主要用于幾個方面:將向加拿大各省和地區(qū)支付近250億加元,以彌補公共醫(yī)療支出;向魁北克的吸煙者及其家屬支付超過40億加元,每人最高可獲賠10萬加元;向其他省份和地區(qū)在2015年至2019年間被診斷患有肺癌、喉癌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吸煙者支付超過25億加元,每人最多可獲賠6萬加元;還將設立一個專門基金會,注資超過10億加元用于對抗與煙草相關的疾病。
2025年3月7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法院批準了針對三家煙草公司的和解安排計劃,正式結束了這場長達數(shù)十年的法律糾紛
訴訟案的深遠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
盡管訴訟取得了勝利,但一些公共健康組織對此仍然表示不滿。
加拿大癌癥協(xié)會的律師羅布·坎寧安(Rob Cunningham)認為:“雖然賠償金額很高,但協(xié)議沒有包含足夠的公共衛(wèi)生措施,這意味著煙草公司未來仍可能繼續(xù)影響市場。”
他呼吁各省政府應該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加強吸煙管控措施,例如提高煙草稅、加強禁煙宣傳、限制煙草廣告等,以防止更多人受到傷害。
對于煙草公司來說,巨額賠償勢必會對企業(yè)的財務狀況造成沖擊,他們需要支付大部分稅后利潤來履行和解協(xié)議,因此也可能會通過提高香煙價格來轉嫁成本。
相比財務壓力,這場曠日持久的訴訟,雖然由煙草公司主動提出的和解而結束,但這個過程實際上也進一步引發(fā)了公眾對煙草業(yè)的批評,損害了其社會形象。同時,這一訴訟案的成功也為其他地區(qū)的煙草受害者提供了法律參考,可能激勵更多類似訴訟的提起。在全球控煙政策不斷收緊的今天,也促使更多國家加強對煙草業(yè)的監(jiān)管。
后記
從整個案件來看,原告?zhèn)兓蛞驘煵菰斐傻慕】祮栴},確實值得同情,因為看不到具體的案件細節(jié),會讓人覺得原告提起訴訟的理由有些主觀。
煙草有害健康成為共識是在20世紀60年代,對于普通人來說,這一共識的獲得可能還要在更晚時候,但提起訴訟的1998年,相信大部分普通人已經(jīng)知曉這一常識,在這一背景下,如果選擇吸煙,是不是一種個人的決定呢?
無意為誰辯白,案件肯定有更多的細節(jié)支撐和法律依據(jù),但對于煙草企業(yè)來說,這個案件的最終解決,更像是這個特殊行業(yè)和這種特殊產(chǎn)品,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吸煙有害健康早已是共識也是常識,控煙會不斷向前也是現(xiàn)實,在這樣的背景下,煙草企業(yè)要正視這一現(xiàn)實,更加注重對于法律規(guī)定的履行,同時要更大力度的投入創(chuàng)新,為產(chǎn)業(yè)發(fā)展尋求新的可能。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盡最大力度減輕對人們健康的危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