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大理,大理煙草科技小院揭牌落成。通過大理煙草科技小院的建設與運行,大理白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將充分發揮中國工程院張福鎖院士團隊技術力量和行業全產業鏈優勢,高水平構建洱海流域以煙為主、綠色生態、經濟高效的“烤煙+N”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因科技而興,因創新而進。在云南煙區,云南煙草商業系統始終將科技創新放在煙葉發展的重要位置,以科技賦能推動轉型升級,擔起行業“第一車間”的重擔,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守正創新 推動產業鏈條提質升級
長期以來,雪茄煙原料進口依賴度非常高,國產煙葉原料不能適應中式雪茄煙發展需要。生產最能突出“中國味道”的優質雪茄煙葉,有效替代進口原料,是煙草農業科研攻關的一項緊迫任務。
云南位于雪茄煙葉種植黃金地帶,具備開發國際優質雪茄煙葉的巨大潛力。2020年以來,圍繞“開發高端特色雪茄原料、實現中式雪茄原料國產化”戰略目標,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省局(公司)主導、科研主力、試點先行、示范帶動”發展思路,著力解決制約雪茄煙葉發展的“品種、晾制、發酵、醇化”等重大科技瓶頸問題,初步構建了優質雪茄原料全產業鏈閉環技術體系。
從曲折發展到輝煌躍進再到穩步前行,回首云南省局(公司)40年發展之路,處處閃耀著科技創新的光芒。
1982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成立。這一時期,云南煙草加大了良種繁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實現了全省良種化和統一供種,在此基礎上推廣以施肥為中心的綜合配套技術,推廣綜合示范區,接著發展為“三化兩膜一袋”雙配套的技術規范。特別是從1985年開始,云南煙草建設烤煙生產“第一車間”,科技發展成效凸顯。
1990年,云南省農科院煙草科學研究所劃歸云南省局(公司)領導和管理,更好地解決了科研與生產結合為生產服務的相關問題。1994年11月,國家煙草專賣局決定成立中國煙草育種研究(南方)中心,與云南省煙草科學研究所合署辦公,科研實力得到全面加強。
在行業“雙控”政策下,突出煙葉生產的核心地位,不斷破局,云南煙草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探索完善創新體系。
2018年以來,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塑造科技創新發展新優勢的關鍵支撐,切實發揮好重大專項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龍頭牽引和輻射帶動作用,云南省局(公司)不斷鞏固提升煙葉優勢地位,加速布局重大科創平臺,2020年8月全國首個智慧煙草農業“雙創新”基地落戶云南,科技創新碩果累累。
分類防控 釋放綠色發展新動能
為徹底改變我國煙葉種植長期依賴“洋種子”的被動局面,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永平提出煙草傳統育種與現代作物育種高新技術有機有效結合的思路,帶領研究團隊,幾十年如一日,依靠科技創新,降低病蟲危害,降低重金屬含量,形成“綠色生態立體防控”技術體系。先后自主選育出“云煙”系列優良品種13個。“云煙”系列品種占全國烤煙種植面積的70%左右,實現了品種自主掌控。
綠色生態農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2012年,云南省局(公司)提出打造綠色生態煙葉品牌的規劃,并先后在保山、文山、臨滄、普洱等7個州(市)啟動綠色生態煙草生產示范。他們堅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推行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并逐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農藥瓶袋、地膜和廢棄煙葉由煙站工作人員統一回收處理。
“以前烤煙上的蚜蟲令我們非常頭痛。現在煙草公司幫我們釋放的這個小蜂子本領大著哩,殺蚜蟲全靠它。”近日,望著長勢喜人的煙葉,保山市騰沖市界頭鎮煙農黃正聰難掩心中的喜悅。
黃正聰口中的“蚜蟲”是煙葉生長的天敵,而“小蜂子”正是蚜繭蜂。從實驗室研發到成熟應用,再到今天的產業化發展運營,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的推廣實現了從云南到全國、從煙草到大農業的兩個跨越,實現了由單季到多季、由單蜂種到多蜂種、由單一作物到多種作物的三個轉變。
如今,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已經成為中國生物防治領域的經典案例和中國煙草綠色發展的靚麗名片,技術累計應用1.3億畝,是行業推廣面積最大的單項生物防治技術。
而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只是云南煙區綠色防控技術的一個典型代表。目前,他們在煙草病蟲害防治方面已經構建起了以“生態調控為基礎、生物防治為重點、物理防治為輔助、化學防治為補充”涵蓋煙葉生產全過程的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在綠色防控綜合示范區內,蚜繭蜂、性誘劑、殺蟲燈、煙草病毒病拮抗復合菌劑、細菌真菌病害多功能生防菌劑等綠色防治技術普及率達到100%。
黃正聰雖然不知道這“小蜂子”背后了不起的成績,但卻發自內心地感慨道:“現在大家基本上不用化學農藥了,煙農花在農藥上的錢少了,煙葉質量也提高了,煙葉長得好自然就能賣好價錢。”
強基固本 建設數字化創新體系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煙葉種植對煙農的吸引力一度降低和弱化。云南省局(公司)黨組敏銳地意識到,必須準確把握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發展契機,科技賦能,創新引領,才能真正做到穩煙區、穩煙田、穩煙農、穩收益。
2019年起,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依托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一部手機種好煙”的戰略思路在云南省局(公司)決策層達成共識。
為加快實現全省煙葉高質量發展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和服務能力現代化,云南省局(公司)著力構建“118191”煙葉數字化體系。即“1+18”兩級協同決策指揮調度管理平臺,“1”站式煙農服務平臺,“9”大煙葉數字化應用場景,“1”個云南煙葉數字大腦。尤為突出的是“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研發取得了可喜效果,上線僅一個多月,專業服務和農資采買交易金額就突破一億元。
2022年,云南省局(公司)推廣的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香葉智農”微信小程序和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手機App是“一部手機種好煙”數字化建設體系的重要模塊。建成后,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煙葉生產的業務流程、管理流程再造,全面提升煙葉生產標準化水平,進一步做好煙農服務工作,助推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
他們在全省13個種煙州(市)全面推廣和試點應用,涉及政策宣傳、合同網簽、專業化服務上線、技術科普、紅塔金融信貸服務、煙葉生產環節管控、生產考核線上管理、產前投入補貼線上驗收等業務,生產業務線上辦理,便農利農惠農。
在文山州硯山縣洪福煙站,48歲的煙農王建武感慨地說:“沒想到,這小小的手機能夠解決我們的大問題。現在,我們不僅可以通過‘空中滇農’微信小程序把無人機‘請’到煙地里來,還可以通過一站式‘香葉助農’微信小程序,解決遇到的技術困難。農資短缺,就找‘香葉貸’,手機上一操作,貸款很快就到賬了。”
小程序解決大問題,小手機看到大發展,在這一“小”一“大”之間,正是云南煙草人對生產技術進步的不斷追尋,是科研團隊的力量,是他們堅持與時俱進推進科技創新的寫照。
創新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
云南省局(公司)持續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重視建設創新人才高地,以重大項目為平臺,以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為重點,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培養了一批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構建了多級多層次人才梯隊。
他們還實施了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為主線,以科技布局“一盤棋”、科技創新“一條龍”、成果應用“一體化”為導向,以支撐云南煙草引領中國煙草科技創新發展為主要任務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系統性改革。與此同時,他們加強科技項目驗收及考核,并建立考核結果與科研人員薪酬的關聯機制,有效提升考核科學性及激勵性。
堅守初心唱大風,勇立潮頭再出發。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忠誠踐行“國之大者”;明晰科技創新方向,掌控產業“發展命門”;加強管理機制創新,點燃科技“賦能引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云南省局(公司)在煙草農業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征程上充分展現了引領者風范,背后匯聚的創新力量,讓“煙以滇為天”的成色更足、底氣更硬。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