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中國煙草總公司2023年第1號公告公布,黔南煙草自主選育的貴煙22號品種,通過全國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這是時隔6年之后,黔南煙草第2個通過“國審”的烤煙品種。
創新,一直是黔南煙草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無論是小改小革的QC創新活動,還是自主立題的科研課題,無論是生產前沿的技術突破,還是經營管理中的模式改變,近幾年來,黔南煙草迎來了創新路上的“高光時刻”:“定制化”生態煙葉開發模式備受工業企業青睞;“151”精準收購管理模式榮獲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便攜式編煙器”獲全省煙草系統QC成果一等獎;“煙蚜繭蜂棚室種群越冬繁育裝置”“田間繁蜂小棚”“煙蚜繭蜂越冬繁育大棚”等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而這些創新成果,大多來自基層一線的普通員工。
是什么激發了黔南煙草全員全面創新的活力?
是制定出臺的創新舉措,是建立健全的創新機制,是全行業“改善即是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濃厚氛圍。
厚植創新沃土
“過去我們的創新只局限于烤煙生產技術,現在創新面拓展到卷煙營銷、專賣管理、人力資源、財務審計、安全管理等業務管理領域。”黔南州煙草公司技術中心負責人介紹,除了面上的拓展,創新項目的數量也翻了好幾倍。
近年來,黔南煙草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兩煙”生產經營與企業管理的關鍵瓶頸問題,系統謀劃創新布局和要素配置,全面梳理和調整創新職能,明確技術攻關和創新破題的工作目標,構建全員全面創新職能體系。
“建立起三個創新主體統籌協同、三級創新要素流動順暢的工作機制。明確機關業務部門作為各領域全員全面創新攻關的牽頭部門,縣局(分公司)負責創新工作落地實施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技術中心職能從過去以煙葉生產技術研發為主,向服務和推動全員全面創新轉變。”黔南州煙草公司技術中心負責人介紹,2022年,主動申報科技項目立項的部門就有24個,同比增加20個;申報QC等創新類活動的部門有26個,同比增加6個。
據了解,黔南煙草“十四五”期間明確的創新方向就有19個,新增了低碳精準烘烤、農機農藝融合、數字化轉型、智慧物流、“互聯網+監管”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等9個方向的內容,補齊短板領域,指明了全員全面創新的“風向標”。2023年,黔南煙草圍繞明確的創新方向,開展科技項目25個、QC課題等創新活動103個,投入研發資金600萬元。
厚植沃土,創新的“種子”才能落地生根。
為了激發全員全面創新活力,黔南煙草建立起從項目申報、項目實施到成果推廣應用的全過程考核激勵機制,配套制定創新考核辦法、技術與管理創新獎勵辦法,根據承擔課題項目、開展創新活動、創新成果和成果示范推廣的工作質量來兌現獎勵,持續釋放創新活力,激發創新創意。
2023年,黔南煙草授予科學技術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質量管理活動獎等12個獎項,累計獲獎575人(次),刷新了黔南創新獲獎記錄,全員全面創新氛圍已經形成。
“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干快干慢不一樣”的激勵導向,在這里得到最有力的詮釋。
激發“后浪”活力
劉曉昂是黔南州煙草公司福泉市分公司的技術骨干,他的創新成果貫穿整個烤煙生產流程:創新推廣的“三帶調平法”大大提高了烤煙移栽整齊度和早生快發;“中溫保濕變黃密集烘烤工藝”獲2020年度創新創效活動成果三等獎;參與的《貴州烤煙成熟采烤機理及技術應用研究》《貴州煙草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貴州植煙土壤保育與改良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獲省煙草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領題的《烤煙霉頭病害防控技術推廣應用》項目每年為煙農減少烘烤損失100多萬元;參與研發的“一種烤煙井窖移栽結構”“一種烤煙育苗浮盤清洗消毒機”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創新的根本在于人才。
為了培養造就一支技術高超、業務精湛、實踐能力突出、富有創新活力的青年人才隊伍,黔南煙草建立健全一系列人才培養保障機制,為青年人才搭平臺、設擂臺、塑舞臺,持續深化行業人才培養,領軍人才、專業人才、管理人才不斷涌現,大大激發了行業的創新活力。
通過實施“人才+項目”“人才+課題”的培養模式,鼓勵青年人才在重大科技項目、創新平臺和各類創新創效活動中“挑大梁、擔重任”;技術技能人才依托“師帶徒”工匠工作室、創新工作室、質量管理活動小組等平臺,強化創新活動技能人才培養,人才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全州累計培養省局(公司)青年科技托舉人才4人,全省物流技術能手2人,專賣技能競賽獲獎3人,全國栽培技能比武獲獎3人,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初級診斷師15名、中級診斷師1名,通過“師帶徒”定向培養技能人才39名,創新隊伍基礎更加扎實。
黔南煙草將創新職責和創新業績作為對員工聘任考核的基本條件之一,對具備創新創效能力的技術、技能人員,聘任到專業技術和技能崗位上,打通創新人才的成長通道,創新隊伍從傳統單一型向多元復合型轉變。2023年,黔南煙草明確具有創新職責的人員129名,人才類型由單一的煙葉類拓展至11個類型。
2023年,黔南煙草與貴州大學合作研發的電動井窖打孔投苗移栽機、自走式水肥一體機,通過田間鑒評,平均每畝降低煙農用工成本30.6元。這兩款輕簡化的農機具,因為精準、快捷、高效,深受煙農熱捧。
農機農藝融合創新是黔南煙草針對減工降本、提高煙葉生產效率擬定的創新方向。為了避免“閉門造車”,黔南煙草與科研院校、生產企業建立起三方合作關系,讓創新研發的農機農藝更接地氣,更有效率。
近年來,黔南煙草不斷優化產學研平臺機制,將科研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工業企業的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驅動力,在煙葉生產、卷煙營銷、企業經營等方面開展長效合作,深度推進多元化協同創新平臺建設,行業全員全面創新更具活力。
目前,黔南煙草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貴州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等15家科研院校開展協同創新合作,圍繞基礎管理、綠色物流、人力資源、綠色防控、農機農藝融合等領域立項研究,批復自立科技項目18個,獲批省公司立項5個。與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搭建起質量安全檢測與實習平臺,與黔南州氣象局建立氣象資源與烤煙質量數據庫,烤煙生產與氣象數據交互研究取得新進展,創新平臺建設更加全面。
深化創新實踐
2017年以來,黔南煙草創新總結的“基于煙葉原收原調的‘151’精準收購管理模式”,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思維和技術引入煙葉收購管理中,對煙葉原收原調的所有業務流程進行全面優化升級改造。以1套樣品確保等級標準落地、5個精準助推收購管理升級、1個編碼貫穿收調始終,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煙葉質量管控體系,實現煙葉質量全程可控制、可追溯,煙葉收購從以往扎堆收購、標準不一、進度不均等無序亂象,變成“人定崗、物定職、煙定類、全程信息化”的精準、有序管理,打通了煙葉質量追溯的“最后一公里”,為原料保障上水平增加了一道安全砝碼。
這套精準收購管理模式,榮獲省局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其中,課題小組研制的煙葉成包賦碼機,獲得國家局QC成果三等獎、省局QC成果一等獎。黔南因此連續5年成為全省第一家完成煙葉收購任務的市州,煙葉等級合格率和等級純度連續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這是黔南煙草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的一個成功案例。
為了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黔南煙草聚焦創新成果轉化鏈條中“轉什么”“誰來轉”“怎么轉”等關鍵核心問題,突出以需求為牽引、基層一線為主體,大力支持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比如,黔南煙草立足貴煙高端品牌原料個性化需求,利用山地生態和技術集成優勢,在綠色生產技術集成應用、高端品質培育上下功夫,構建起品牌定位、區域定點、品質定性、技術定型、調撥定向的“定制化生態煙葉”生產模式,受到工業企業的熱捧。這一模式的成功開發,為黔南煙葉全域定制化生產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推行全員全面創新工作以來,黔南煙草交出了滿意的創新答卷。
2022年,“偵辦互聯網涉煙案件1234工作法”查辦網絡刑事案件數量、質量全省第一;“定制化生態煙葉生產模式”合作工業企業從1家擴展到4家;“‘2+5+N’煙草綠色防控模式”持續7年控制農殘在5%以內;“51580市場精準監管模式”“稅收電子憑證自動審核程序”等5項管理成果在基層單位得到轉化應用,市場違法案件查辦效能提升了2.3倍;“菌藥協同防控根莖病害技術”等15個技術成果成功轉化應用;“中溫保濕變黃烘烤工藝”在全省6個煙葉產區得到大力推廣……
2023年,自主選育的“貴煙22號”通過全國煙草新品種審定;參與獲得省公司鑒定科技成果2項,取得行業同類研究領先成果1項、先進成果1項;參與申報的《貴州山地烤煙質量生態類型劃分及定向栽培技術創新與應用》等4個項目被納入2023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受理目錄;參與起草的《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跡和環境足跡》等3個國家標準、2個貴州省地方標準和2個省公司企業標準成功發布;《腰果酚基增塑劑及其應用和PLA薄膜》申報國際專利;獲得省公司QC成果獎勵2項、創新創效活動成果1項,授權發明專利1件,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篇。
黔南煙草專賣局(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激發一線員工創新創效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全單位形成每個人都可以創新、有條件創新的常態機制,讓每一個崗位都能成為行業的創新點和效益增長點,讓干貨滿滿的新點子、新創意,帶來生產、質量、效率、效益的新提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