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安福縣的綠意田野間,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實驗站,這里被煙農們親切地稱為“煙草科技小院”。這里不僅是煙葉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更是煙農們增收致富的秘密基地。
田間“小診所”,把脈問診暖人心
王志生,這位被煙農們尊稱為田間“老中醫”的實驗站站長,是實驗站的“大家長”。他穿著白色工作服,腳踏泥土,像一名真正的醫生一樣,穿梭在碧綠的煙葉田間,為煙葉生長“把脈問診”。
圖為王志生在實驗田開展綠色防控工作
“王站長,我家的煙葉葉子發黃,是咋回事?”
“別急,讓我看看……”王志生總是耐心地為煙農們解答各種疑問。
在他的指導下,實驗站的工作人員利用現代科技設備,為煙田進行“全面體檢”。他們利用現代科技設備監測土壤和氣候條件,為煙農提供了精準的種植指導;通過科學的施肥和灌溉技術,煙葉生長得更加健壯,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他們還大力推廣綠色防控和生物防治方法,有效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切實保護生態環境。
圖為王志生在煙田收集實驗數據
王志生不僅技術過硬,還非常注重與煙農的情感交流。他經常邀請煙農們到實驗站參加“科技茶話會”,與他們分享最新的農業技術和市場信息,通過與煙農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提高了煙農們的科學素養和市場意識的同時,煙農們也與王志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誼。
師徒“星火”傳,隊伍建設有活力
科技小院一頭連著學府,一頭連著田野。
“人才是第一資源,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比的就是人才實力。”吉安市煙草專賣局煙葉科負責人李亞純深諳此道。
“師徒帶教”機制就是實驗站為人才培養量身定制的“秘籍”。經驗豐富的老員工與新進大學生結成師徒關系,共同開展科研和技術服務工作。通過師徒間的傳幫帶,新員工能夠迅速融入團隊,掌握專業技能,老員工也能在傳授經驗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進步。
劉茜雅,這位來自安徽農業大學的研究生,便是“師徒帶教”機制的受益者之一。她于2022年加入科技小院,成為一名實驗員。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她迅速掌握了煙葉科技試驗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積極參與了多項科研項目,如今,她已經成為了實驗站的“骨干中醫”。
科技小院還致力于打通農技傳播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師徒帶教”,實驗站還組建了青年科普志愿服務隊。劉茜雅便是青年科普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她不僅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還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制作清晰易懂的圖文宣傳手冊。在田間地頭,志愿者們“手把手”“面對面”地向煙農講解綠色防控技術,他們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示范和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普及綠色防控和生態農業知識,贏得了煙農的不斷“點贊”。
科技成果“秀”,提質增效譜新篇
科技小院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科學理論到成果的轉化。
近年來,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實驗站圍繞煙葉生產中的關鍵性問題和迫切性難題開展了多項科技試驗,不僅解決了煙農們的燃眉之急,還為煙葉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煙葉早生快發關鍵技術篩選及推廣應用”——成功篩選出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早生快發品種,并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實現了煙葉的早熟高產,讓煙農們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收獲高質量的煙葉,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煙葉生產適用機械引進改良與推廣”——通過引進了先進的農業機械,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了改良和優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減化肥增施有機肥施肥技術研究”——探索適合當地煙葉生產的有機肥施用技術,提高煙葉的產量和質量的同時還促進了土壤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
一項項科技成果在田間地頭應用起來,不僅提高了煙葉的產量和質量,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實驗站還實施了“提升烤房維修項目初提報合規性”的QC課題,并開發應用了《烤房信息管理系統V1.0》軟件,同時推進了“不同打頂留葉數研究”以及“烤煙智能烘烤煙葉圖像數據庫”等一系列科技創新項目。與此同時,實驗站積極構建綠色防控技術核心示范區和綜合治理示范區,廣泛推廣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手段。通過釋放天敵昆蟲、安裝殺蟲燈等一系列措施,實驗站有效遏制了病蟲害的發生,顯著降低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
通過煙葉生產的全環節、全鏈條、全過程的精益鉆研,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實驗站將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貫穿全年煙葉生產工作,提高了煙葉產量和質量的同時,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興”活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