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作為最核心的基礎原料,其品質直接決定了卷煙成品的質量。煙葉從復烤到最終加工成為卷煙這一過程,猶如一場漫長的蛻變之旅,需要在煙葉倉間歷經兩年甚至更久的醇化時間。
如何精心呵護成品煙葉,確保其醇化品質穩步提升,同時全力防范因高溫高濕可能引發的煙葉碳化、霉變等狀況,以及有效杜絕蟲害侵蝕導致煙葉報廢的風險,便成為了煙葉原料養護工作的核心要點,也是長期以來卷煙生產制造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
談及此事,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合肥卷煙廠物流分中心的原料養護主管王鎮龍,對過去傳統煙葉管護工作的艱辛有著深切體會。“以往,面對倉庫中堆積如山的煙葉,我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工作人員不停地在偌大的倉庫中來回巡查,還得頻繁開包檢驗。盡管大家全力以赴,但仍難以避免出現些許紕漏,最終還是給生產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回憶起過去的工作場景,王鎮龍話語中滿是感慨。
據統計,在以往傳統原料養護模式下,每年因養護問題導致的煙葉損耗高達近百萬元,這不僅給企業造成了直接的經濟損失,還對卷煙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產生了負面影響。
合肥地處江淮地區,季節特征鮮明,冬季濕冷,最低氣溫可達零下10攝氏度左右;夏季酷熱,最高氣溫能攀升至40攝氏度以上;春秋兩季晝夜溫差較大,有時晝夜溫差能超過20攝氏度。這些極端且多變的氣候因素,給煙葉養護工作帶來了諸多嚴峻挑戰。
“煙葉醇化的理想環境,是保持55%~70%之間的濕度和32攝氏度以下的溫度狀態。過去,受限于技術和設施條件,煙葉倉庫很難對庫內溫濕度進行實時、精準的監控與調控,這就導致了一系列諸如局部霉變、煙葉老化加速等次生問題。”原料物資科的煙葉養護員吳波解釋道。
在實際的卷煙制造場景中,煙葉養護的精準性與后續生產環節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精準的溫濕度控制,能讓煙葉在醇化過程中充分且有序地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使得煙葉的香氣成分得以更好地保留和發展。
如何讓煙葉的日常管護工作變得更加精準、高效、便捷,一直是合肥卷煙廠持續探索的重要課題。多年來,該廠始終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引入新技術、新手段,對煙葉養護工作進行全方位的改進與升級。尤其是在全力推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的進程中,原料倉儲智能養護項目被合肥卷煙廠列為重中之重,得以迅速推進,并逐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階段性成果。
步入煥然一新的數字化倉間,眼前是一片整潔有序、一塵不染的景象。“現在走進倉間,大家能明顯感受到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溫濕度適宜,二是整潔有序,這變化的背后其實蘊含著諸多科技奧秘。有了數字化的加持,整個倉間的溫濕度等各項關鍵指標,在后臺控制中心能夠實時、精準地呈現出來。”王鎮龍介紹道。
在物流分中心的控制中心,一塊巨大的屏幕上,一組組數據如靈動的精靈般實時跳動更新。這些實時數據能準確探測到每件煙葉內部的溫度情況,誤差不超過±0.3攝氏度,其精準程度令人驚嘆。通過倉間內遍布各個角落的溫濕度、含水率、氧氣濃度等自動感應設備,實現了對倉間溫濕度和煙葉醇化情況的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控。“一旦有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智能預警系統能夠在短短5秒內迅速發出警報,并能夠依據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通過智能算法自動、精準地調整倉間內部的溫濕度。這樣一來,既能確保煙葉在最佳環境中醇化,提升煙葉品質,又能通過科學合理的調控,實現能源損耗的降低。經測算,煙葉養護環節如今每年可節約能源成本約10萬元,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與養護效果的雙贏。”物流分中心的孔興自豪地進一步補充道。
如今,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賦能,合肥卷煙廠的煙葉原料養護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煙葉原料質量連續7年在安徽煙草工業系統排名第一。其基于數智養護一體化架構的科研成果在煙草行業物流現場會上進行了重點展示,吸引了眾多行業同仁的關注與學習。
科技為煙葉養護配備了實時“養護師”,精準守護著每一片煙葉,推動著合肥卷煙廠在智能化養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不斷邁向新高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