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蛇年春節前后,“杭州六小龍”刷屏全球互聯網,引得媒體紛紛發問:科技新銳為何扎堆涌現?向杭州、向浙江學什么?如何培育更多的“六小龍”?
問題有深度,分析有很多:營商環境、創新氛圍、人才濟濟、包容開放、產業集聚、積淀深厚……這些答案都很有啟發性,作為煙草行業媒體,我們也嘗試探尋背后的秘訣。
秘訣一:創新離不開土壤,土壤需要足夠肥沃
宇樹科技、深度求索、游戲科學、強腦科技、群核科技、云深處科技在創新賽道上各有獨門絕技,總部都在杭州,但并非全是當地土生土長的企業。
“六小龍”創始人只有一半來自浙江,有4人曾在杭州求學,特別是強腦科技,最初孵化于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是來自杭州余杭區未來科技城的考察團,于2018年飛行萬里從波士頓“請”來的。
科技創新的關鍵在人才,“六小龍”創始人之所以不約而同選擇在杭州創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里有創新創業的沃土。
浙江歷來重視創新。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八八戰略”的浙江省域發展總體方略,其中就提到科教興省、人才強省。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明確要求浙江“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
藍圖繪就,經年不輟。今天的浙江,把創新“置頂”,正加快建設創新浙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省會杭州是佼佼者,“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熱帶雨林”式生態彰顯創新活力之城的氣質。
結出豐碩果實的,一定是肥沃的土壤,這是規律使然。創新是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國家局黨組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先后三次召開全國煙草科技創新大會,建設創新型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煙草生物育種、綠色防控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
科研沒有捷徑,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一個地方如果是出現一兩家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可以視為偶然,而如果是一群“瞪羚”和“獨角獸”奔跑,那就是必然。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創新在行業高質量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凸顯。如何悉心“培土”,源源不斷地提供養料,托舉起枝繁葉茂的產業森林,是一個值得全行業認真思考的課題。
秘訣二: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
“六小龍”緣何聲名鵲起?
《黑神話:悟空》風靡全球,人形機器人春晚刷屏,國產AI大模型震撼科技界,智能仿生手點燃杭州亞殘運會圣火,機器狗翻山越嶺技藝超群,可交互三維數據能力卓越不凡……正是一個個現象級產品,讓“六小龍”龍吟九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創新中蘊藏巨大的價值,成果只有轉化為產品,落在產業發展上,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真正實現價值。
道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AI、機器人、腦機接口、未來網絡等領域,每一條賽道盡頭都是一片新天地,甚至是一片無人區,“從0到1”的棘手令多少人百轉千回而不得,“達爾文死海”又阻礙了多少種子開花結果。
一方面是關鍵技術突破“求而不得”,另一方面是科技創新成果“養在深閨人未識”,科技成果轉化難、轉化率低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六小龍”的成功絕非偶然,既有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之力,也有杭州對科技創新資源和生態持續投入的澆灌之功。
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是科技創新向產業領域擴散滲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的過程,這是支撐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國家局黨組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擺在重要位置謀劃部署,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培育和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
2025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健全政策,完善措施,開展行動,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創新,做強“主賽道”,開辟“新賽道”,行業需要下足“真功夫”“細功夫”,才能真正落地見效。
秘訣三:敢做創新的引領者,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市場如戰場,不斷進取、不斷拓展新的領域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六小龍”正是如此。
深度求索的開源大模型降低了AI應用門檻,宇樹科技的機器狗和云深處科技的機器人具有卓越的穩定性和平衡性,游戲科學開發了首款國產3A游戲,強腦科技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造福病患,群核科技在云計算基礎設施領域實現創新突破,這些“硬核科技”獨具優勢,市場前景廣闊。
內生創新、革故鼎新,“六小龍”既有對現存成果的深化拓展,也有對知識“無人區”的拓荒進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一旦成功自然脫穎而出,這是“吃別人嚼過的饃”達不到的。
“不日新者必日退。”機會總是留給勇于創新的人和有準備的頭腦,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后于時代,誰就會被市場淘汰。對于行業而言,打破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式,擺脫過去靠數量規模取勝的路徑依賴,跳出產品同質化的競爭“紅海”,才能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實力。
有這樣的感慨:過去創業就是創新,現在創新才能創業。近年來,無論是行業層面還是企業層面,抓創新的力度、強度都在提升,從力度空前共建重點實驗室到加快建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中心,以科技促進產業發展、產業牽引科技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共識已經形成。
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思維;沒有夕陽的企業,只有夕陽的產品。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不進則退的發展壓力,要想擁抱新質生產力,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做優做強產業,別無選擇,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和產業支撐。從“六小龍”的啟示中汲取智慧與力量,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將更加穩健、動力更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