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時節,正值煙葉采收烘烤關鍵期。在湖北省鶴峰縣煙區,煙農們正忙著采摘成熟煙葉,而田間地頭穿梭的“紅馬甲”身影,成為這個季節最亮眼的風景線——這是當地煙站工作人員組成的“助農服務隊”,以科技為支撐、服務為紐帶,為煙農提供全鏈條技術保障。
技術下沉:田間課堂解難題
“老張,這片煙葉的成熟度剛好,再晚兩天采收會影響烘烤質量。”在燕子鎮煙農張建國的煙田里,煙站技術員覃美成蹲下身,仔細查看煙葉脈絡后給出建議。自7月進入采烤季以來,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煙站組建的技術服務隊,深入煙田,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
“我種植煙葉沒幾年,煙葉采收烘烤技術還是不過關。這次組織的技術服務隊開展的技術指導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讓我對以后的煙葉種植更有了信心。”煙農張建武稱贊道。
服務升級:全鏈條保駕護航
在煙葉收購站,新設立的“煙農服務中心”格外醒目。這里不僅提供免費物資寄存、農機維修等服務,還設置了“金融助農”窗口,協調銀行為煙農辦理低息貸款。“往年烘烤季最愁資金周轉,今年煙站幫忙申請了貸款,幾天就到賬了。”煙農陳大勇感慨道。
為解決煙農用工難問題,煙站聯合村委會搭建“共享用工”平臺。在清湖村,20名留守婦女經過培訓后成為專業編煙工,既增加了收入又緩解了煙農用工壓力。
數字賦能:智慧農業見實效
當前,煙站工作人員開展關于煙區天氣的實時提醒,一旦出現災害天氣就會提前通知以便做好預防。種植煙葉有科技監測,烤烘煙葉也有智能烤房。“過去烘烤全憑經驗,現在手機就能查看煙葉變化,技術人員都能遠程隨時指導。”煙農趙志強展示著“智慧煙葉”APP說。
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從“經驗種植”到“智慧農業”,鶴峰縣煙區正通過科技與服務雙輪驅動,走出一條助農增收的新路子。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煙站工作人員用汗水澆灌出科技興農的豐碩成果,更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農服務”的初心使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