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社區門店超市,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幾十年來經營模式都一樣,就是坐店等客,賺差價。
而如今,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和消費習慣的改變,顧客到線下門店的越來越少,連買個菜都可以通過平臺購買,而且價格比線下門店還便宜,更何況商超里面這些東西呢?
可能大部分商超老板也發現,現在能去實體店購買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飲料,香煙什么的,其他的像是洗漱用品,小吃零食,生活用品,銷量卻越來越少,什么方便面,蛋糕,餅干,面包什么的,銷量就更慘了。如果店里面賣雞蛋,可能還有一些銷量。今天不分析原因,主要把現狀說明就行。但是小超市不管賣什么,都是一些低利產品,需要銷量來滿足商家的盈利需求。
商家在電商和產品選擇雙重夾擊的情況下,賺錢越來越困難。很多一個月做下來,扣除房租基本上沒有多少剩余,不僅人工成本耗進去了,而且時間成本也耗進去了,資金也押到貨上去了。細算一下,如果店里是請人看店,那還虧錢!很多人自己干,人工不算也虧錢,還不如去外面打工呢!
回頭想一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做門店生意就是進貨賺差價,商業模式幾乎沒有怎么改變。如今是科技應用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支付方式改變了,生活依賴改變了,購物習慣改變了。你還在死守著線下門店等待顧客,不虧你虧誰呢?原因很簡單,就是你的模式沒有順應市場需求。隨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那些你曾經熟悉的步行街,看看它們現在榮景怎樣了,是不是曾經熱鬧非凡的步行街現在榮景不在了?連能夠聚集人氣的步行街都人流慘淡,更何況你一個社區門店呢?
反觀一些商場(但不是所有的商場)人氣卻大大增加了,那這是為什么呢?很多人認為是地段原因,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這跟地段關系不大。主要是商場的業態配置合理:人家三五朋友開個車直達地下停車場,一樓可以逛買珠寶首飾,看看新車,帶孩子游樂,二樓可以買服裝,鞋服箱包,三樓可以吃遍各種美食,四樓可以咖啡休閑,雅間伺候,吃完再往樓上走一走,可以看個電影…可見集中的商圈化服務才是人們追求的現代生活。
再回到社區門店超時,如果還是單超市模式,再怎么改變也不可能把生意變好,那么學學商圈模式,把門店變成“一店多開”,增加其他行業產品,如增加自提點服務,增加快遞收發,增加理發、維修等小區服務等都是可以的,這些小區服務等不僅可以增加營業收入,還可以增加到店人流。操作得當,就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除此之外,經營一家社區生鮮超市還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定位和目標客戶:確定你的超市定位是提供高品質、有機食品還是提供便宜實惠的產品。了解社區的人口結構、消費習慣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2、產品選擇和供應鏈管理:選擇新鮮、優質的食品供應商,并確保供應鏈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包括蔬菜、水果、肉類、海鮮等,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3、店面布局和陳列:合理規劃店內空間,確保顧客能夠方便地瀏覽和購買商品。注意產品陳列的整齊和清潔以及標簽和價格的清晰可見。
4、服務質量和顧客體驗提供友好、專業的服務,幫助顧客選擇合適的產品。保持店內的整潔和衛生,確保產品的新鮮度和質量。定期進行促銷活動,吸引顧客并增加銷售額。
5、營銷和宣傳:利用社交媒體、傳單、廣告等渠道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你的超市。與社區合作,參與社區活動,增加品牌知名度。建立會員制度,提供優惠和獎勵,增加客戶忠誠度。
6、數據分析和經營策略:定期分析銷售數據和顧客反饋,了解產品的熱銷情況和改進的空間。根據數據制定經營策略,如調整產品種類、價格策略等,以提高銷售額和利潤。
7、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了解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競爭策略。可以通過提供獨特的產品、增加服務質量、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等方式來吸引顧客。
最重要的是,經營一家社區生鮮超市需要持續關注顧客需求和市場變化,并不斷改進和創新,以保持競爭力和持續發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