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想把自己三十年的從商經歷寫一寫,伏案西窗,落筆應是從接手那個不足80平米的小雜貨鋪說起。
從1993年到今天,整整30年,經營中有好多故事想傾訴出來,也會把積極向上的生意經驗和陽光燦爛的生活分享出去,直到我看了《凡人歌》,突然感覺到,自己一直以樂觀、成功示人,那么,這三十年間所經歷的苦,遭受的難,嘗到的酸,品過的辣會從生活中抹去嗎?答案是不會。非但抹不去,反而歷久彌新。
我用了一周時間把《凡人歌》整部劇看完。之前看過介紹以為這是一部落魄的中產者奮斗史,就是一群不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里扮演著各種顯眼包。看完之后,才發現電視劇是在講一個道理: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皆為凡人。無論是高開低走的那偉,還是父母雙亡毫無背景的李曉月,再或者是從撿垃圾一步步混到開豪車的沈家兄弟,亦或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真誠善良,因為這種品性發家,也因為這種品質落魄的沈玲等,眾生相,在《凡人歌》里活生生地撕下了社會毒雞湯的謊言,什么明天會更好,什么人脈很重要,在真實的現實面前屁都不是。《凡人歌》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不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完美體現了人生所得非所愿,所愿非所得的無奈與煎熬,這才是現實。
網上對這部電視劇的評論褒貶不一,但我看完之后,單不說劇情過于現實,里面好多劇情都能貼合到我的生活和生意,且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應萬變解萬難
那偉在得知公司老板出家帶發修行,第一次感覺到職場危機,但得知只是一場虛驚后,又回歸原來的狀態。那雋得知之后,勸說那偉要有危機意識,并幫他分析現代職場不可逃離的現狀:“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每個人都得有規劃意識,首先要對自我價值要有清晰地認知,第一,你的核心賣點是什么。第二,你的成就是平臺賦予的,還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在認清自己的價值之后,要學會改變,不要墨守成規。”
遙想當年我剛接手小雜貨鋪的時候,別看小店不大,因為300多戶的村子里只有唯一一家小店鋪,生意非常火。后來出現了一個同行,我并沒意識到競爭,再后來,第二家,第三家同行相繼出現,這才一震:原來有種壓力叫競爭。
我有一個好習慣,喜歡讀書,那個年代沒有網絡,知識的獲取都是從書本上。“窮則思變”“思路一變財路寬”“變則通,不變則思痛”,看到這些信息的時候,我決定要在經營上做出改變。
從店面到店招,從土臺到貨架的環境之變;從供貨商到尋找進貨源頭的渠道之變;從傳統售賣到后來的加盟“千鄉萬村”超市進村的思路之變,讓我在每一次改變中看到成果,也逐漸釋放壓力。后來,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加上網購的異軍突起,再一次有了壓力。
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這是讓我繼續改變的最好理由。我與周邊商鋪做“異業聯盟”,借雞生蛋;制定各種促銷活動,打造顧客進店體驗最好感受的環境;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資源,穩定客源穩定生意。為了學習充電,我開始嘗試把自己的經營經驗變成文字分享給需要的平臺,不僅有把文字變成鉛字的喜悅,還有在文字里學習其他優秀同行的豐富經驗,學以致用的樂趣,總之,不斷的變讓我不斷的看見卓有成效的成績。
后來,疫情爆發,生意一落千丈,我似乎沒有以往的壓迫感,有的只是迅速作出調整和改變。利用好微信群,小程序,還有朋友圈等私域流量。我制定了一套送貨路線,上午負責送貨,下午備貨,晚上在群里宣傳,凌晨去市場進貨,足足兩個月時間,面對很多同行不停抱怨生意無法進行的窘態,而我的生意卻悄然間獲得了提升。我常跟好友開玩笑,“都說疫情影響了市場,影響了整個行業,但我卻因為疫情把私域流量干火了!”
疫情之后,市場經濟的腳步明顯放緩,生意不好做似乎形成了共識,成為了常態。但我并沒有安于現狀,接受現實,我又開始“變”,先把店內格局變得干凈,變得舒心,變得讓顧客進門有家的體驗感;又把傳統的經營方式變成大數據運行管理,打開后臺,銷售情況一目了然;最后把商品種類瘦身,精簡貨品;一直處于“角落”的商品該砍掉的一律砍掉,撤掉多余的貨架,安裝大電視,很多商品的特性簡介都可以在電視里循環播放,不僅僅是多了宣傳渠道,讓小店有了文化氣息,把雜貨店變成精品店,看似少了很多商品,但提升了檔次也就提高了消費群體的眼光。
如今,我又報名學習了網上直播課程,抓住新農人主播的紅利風口。
行為變,思想變,才是制約環境變的最佳手段。我發現“如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句話的真理,變并不是丟掉原本的理想,而是當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以后,不斷地改變,才會有與人博弈的資本和底氣,不斷地改變才是成功的法寶!
守善良有回響
最終,那偉還是被優化掉,失去工作的驚慌和失去尊嚴的無奈,一起向他襲來。此時,那偉的心情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能體會。
哪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我相信,每一件事發生后都會根據每個人的心態和處理方式呈現完全不同的結果,無一例外。那偉被辭退后,不僅沒有拿到一分錢的賠償,還有之前自墊付的80萬,已經讓他喘不過氣,后來在朋友的建議下,讓他自己創業當老板,那偉接受并嘗試了,干了自以為輕車熟路的工作,但現實就是這樣,手里的資源在職位變動的那一刻已經變得一文不值。
公司開業好長時間沒有訂單,為了省錢,那偉和李曉月去跑市場,發傳單。終于有了轉機,以前要好的同行朋友老高接了一個大單,人手不夠,就找那偉幫忙,那偉認真的完成了任務,但前期投入都是那偉自己墊付,業務完成后,結算方仍拖欠業務款,本來手頭就沒有積蓄的那偉只能給老高商量墊資,老高滿口應允,并打了欠條給那偉。就在那偉馬上看到曙光的時候,老高的突然離世,給那偉當頭一棒。那偉去看老高妻子的時候,沒有提欠貨款的事,還把家里僅有的一萬元做禮金送給了老高妻子。回到家,那偉無比沮喪,跟沈玲說,今天的局面是自己的蠢,自己的無能造成的。但正遭受職場霸凌的沈玲沒有指責,只對那偉說:“不是蠢,是你的善良。”
的確,在這個發展迅速、瞬息萬變且又情感慢熱的社會上,善良的底色是一個人保持最后的體面。相信那偉的善良,日后會用另外一種形式報答他。
當然,也正因為不缺乏反駁者,才有了無底線的無良商家,才有了喪盡良心制作,缺乏道德的假貨,才有了許許多多,各色各樣的騙局,他們把利益擺在良心的前面,被利益裹挾著早已經丟了該有的誠信道義。但這樣的人最終只能是半途而廢,無所成就。
生意穩定且生活還算順利的時候,我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一次給敬老院送貨的時候,我認識了“鴻雁義工隊”張隊長,并加入了“鴻雁義工隊”,經常跟著團隊參加義工活動,除了給敬老院的老人包餃子,剪指甲,洗衣服,還經常參加會場布置等任務。有句話叫“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真的能體會到一種愉悅。但也會聽到不同的聲音,“閑的沒事”“喜歡出頭”,但內心的善良卻告訴我,守住善良底色,總有一天會有另外方式來回饋。在義工隊里拿了很多榮譽,也會獲得社會認可,當一個人有了極高的信譽標簽時,你的商品被接受度就會大大提升。因為善良去幫助別人,因為善良不賣假貨,因為善良換來很多誠信。所以政府采購商品會優先考慮我的店鋪,這也無形為生意鋪設了一條新路。
同行美姐的老公出了車禍,美姐一邊照顧植物人的老公,一邊堅強的經營小店,供兒子上了大學,如今孩子就職結婚,對美姐十分孝順,這是善良換取的回報;同行老張,進了一批白酒,結果很多顧客喝了酒出現了問題,老張知道后打電話給經銷商,結果得知是騙子,老張自費墊付錢賠給顧客,把剩下的就全部處理掉,最后不僅沒有因為質量問題流失顧客,反而得到顧客的認可,生意越做越好,這也是善良的回報;遇到惡意競爭對手,并不是一味的去對抗,而是化干戈為玉帛,生意的本身并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綁定,做大做強做到雙贏,這也是善良的回報。
不能說生活中的善良毫無用處,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用一種方式來報答你,所以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善良底色。
調心態很重要
那偉去推銷自己的公司,有求于陳總,但是等了一下午,最后還是被冷漠拒之門外。這是那偉遭遇的一刻,也是所有普通人真實認識的一課,見過身處巔峰周遭人滿臉諂媚的刻意逢迎,也見證過身處低谷所謂的人情冷暖,這是人本性的使然,更是生活的常態 ,想要避免自己不受傷害的最好辦法就是調整心態,不要期待。此時,相比于普通人,那偉的心態卻是比大多數人都要成熟,短暫抱怨之后依然能夠迅速調整好心態,積極陽光的狀態揚帆起航。
雖表面光彩照人,內在卻負擔沉重感的那雋作為片中“卷王”,職場奮斗歷程令人心生憐憫,仿佛為工作不惜付出所有,乃至性命。但面臨職場危機的時候,他也會積極調整心態,尋找下一段工作,只不過那雋的優秀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迅速調整。
沈玲在劇中經歷讓人領悟到生活并非易事,她的故事充滿了挫敗感與堅韌不屈的挑戰精神。雖歷經磨難,然始終追求生命價值,每一次失敗都是她成長之機緣。通過經營鹵菜生意,她不僅支撐起家庭生計,還在此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價值。與其說,沈玲由平凡的打工者逐步成長為鹵菜行業的翹楚,歷經諸多困難與挑戰,最終尋得自身的職業定位與人生價值,不如說,她在經歷和面對困難時不斷的調整心態,不斷地接受現實的真實寫照。
有一次,我與一位送貨員聊天的時候,聊起他的老板患了嚴重抑郁癥,已經入院治療,是因為市場不景氣,貨送不下去,又要養著送貨員工,又要承擔品牌方給的銷售訂單壓力,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沒有辦法解決,抑郁寡歡,身心出現問題。“能不上火嗎?面對生活和生意的壓力這么大,真是沒辦法啊!”面對送貨員的話,我很理解,千言萬語我只能說一句:“調整心態是唯一的出路”。
當通過各種辦法都無法改變現狀的時候,唯一要做的只能是“調整心態”,因為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給予的現實,只在原地抱怨,憤怒,抑郁,不知所措,結果只能是越來越糟糕。如果你調整心態,一切都有可能有新轉機,反正已經面對最不堪的結果,換一種活法,興許是柳暗花明。
縱觀整部劇是人生歷程映照出眾多個體的生活狀態,激蕩出百年之未有大變局中社會的人生百味。劇中人物歷經磨難,終覓得心之所向,所得皆所愿,碩果累累。《凡人歌》再一次告訴我們,所有人的坎坷經歷,生活中的每一次起落沉浮,只要以不變應萬變,不改初心,便可善得始終;一度彷徨迷茫無助者,只要尋得通往成功之門的鑰匙,迎接挑戰,探索自我價值之路,學會改變,保留善良,調整心態,一樣也可以收獲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