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龔世梅的小店內,堆滿了各式本地特產,臨近春節,比平日增加不少的訂單讓龔世梅應接不暇。店內,紅色的特產罐頭和喜慶的包裝盒則為小店增添了幾分年味。
“喏,這個是金平的酸辣子,還有小米辣、茶葉,現在線上線下都接單,生意比之前好。”龔世梅一邊打包一邊說道,“一天都快有90個訂單了,一大早就叫著我姐姐來一起幫我打包。”
龔世梅小店內堆放的各式特產。杜銘剛攝
龔世梅的小店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河鎮的一條街道上,富有特色的店面形象容易引起顧客關注。為了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龔世梅前幾年向金平縣煙草專賣局提出申請,成為了零售戶。
而在此前,龔世梅的小店還只是簡單搭了個售賣窗口,特產和百貨混在一起,小店特色很難得以展示,特產往往只能攬住“老客”,找不到“新客”。“之前一天最多就是十多個訂單,雖說賣出的是特產,實際上顧客大部分還是本地人。”龔世梅笑著說道。
事實上,“特產”尋不到“新銷路”的問題并非僅存于龔世梅一家,受限于銷售模式以及當地趕集習慣的影響,諸多當地手工特產更集中在本地人熟悉的小集市上售賣,若沒有人“引路”,很難尋到地地道道的特產。
2024年初,為解決這一問題,金平縣煙草專賣局協同金平縣文化和旅游局共同開展了“一鄉一主題、一店一特色”的特色終端改造工作,旨在通過店鋪形象提升、增設特色銷售窗口、引入現代終端系統等方式,為土特產搭建多樣渠道,持續帶動當地產業增收致富。
“這個是我們馬鞍底鄉的蝴蝶谷,你也可以去看看英雄十姊妹,旅游景點還是挺多的,這個手冊可以提供給你嘞。”另一邊,同樣參加了特色終端改造的店主鄧輝燕正在向游客熱情地介紹。
不同于龔世梅“以量取勝”的改造路線,鄧輝燕店內則顯得更為精致,在金平縣煙草專賣局的客戶經理的指導下,鄧輝燕重新規劃了店內布局,單獨設置了以特產為主的“鄉村振興扶農專柜”,同時還提供便民服務、地方旅游咨詢,為特產售賣增添了幾分“情緒價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光顧。
金平縣煙草專賣局舉辦的線上“直播帶貨班”。杜銘剛攝
特色終端形象的美化提升確實能引來不少顧客,但遇到旅游淡季客流量減少的時候,土特產難免還是存在滯銷的問題,于是一場由金平縣煙草專賣局組織開展的“開口營銷”活動如期進行。
金平縣煙草專賣局客戶經理為自愿參與的特色終端客戶開設線上“直播帶貨班”,圍繞直播流程、營銷技巧、貨源上架等方面進行培訓,積極引導幫助店主開展特產“線上帶貨”,推動家鄉各色特產走出金平。
一枝獨秀不是春,與龔世梅和鄧輝燕類似的特色終端改造工程已在金平縣全面開展,2024年,全縣15家特色終端完成改造,包含20余個特產銷售窗口,涵蓋了特色咸菜、茶葉、中藥材制品等特產約10余種,年內銷售當地特產累計有21萬元,直接或間接帶動一部分特產生產方實現小額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