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遂川縣戴家埔鄉阡陌村,村民李春華最近成了十里八鄉的“名人”——他經營了二十年的雜貨店經過“爆改”,搖身變成集土特產展銷、旅游服務、文化體驗于一體的“云上驛站”,單日最高接待游客突破300人次,月均營業額同比增長480%。這個曾經堆滿農資雜貨的鄉村小店,如今已成為井岡山旅游環線上的網紅打卡點,折射出遂川縣煙草專賣局(以下簡稱遂川煙草)推動農網終端轉型升級的創新實踐。
黨建引領 繪就振興“同心圓”
遂川縣作為革命老區,近年來依托紅色旅游資源優勢,逐漸形成“紅綠融合”的旅游發展格局。遂川煙草黨支部書記陳龍在調研中發現:全縣1396家農村零售終端中,有75%存在經營理念滯后、設施陳舊等問題,與快速發展的鄉村旅游極不匹配。
圖為遂川煙草客戶經理在零售終端店指導
找準癥結后,遂川煙草啟動“紅色領航·終端煥新”工程。通過“黨員責任區+客戶經理網格化”管理模式,組建黨員先鋒隊,對全縣旅游環線、特色村寨進行地毯式走訪。在戴家埔鄉,黨員客戶經理王經斌連續蹲點15天,幫助李春華設計改造方案,協調解決證照辦理、資金周轉、商品陳列等實際問題。
“我們建立‘三色管理’機制,將終端分為示范型、提升型、基礎型三類。”陳龍介紹。針對旅游沿線的36家終端,采取“一戶一策”改造方案,引入“黨建+文旅”元素,統一設計帶有當地非遺元素的門頭,設置黨員示范崗、旅游咨詢臺,讓小店成為展示老區形象的窗口。
數字賦能 激活鄉村“新引擎”
走進改造后的“香草吉家”,智慧元素隨處可見:電子價簽實時更新商品信息,云POS系統自動分析消費數據,直播間里土特產正在熱銷。店主李春華點開手機上的“云OPS”APP:“你看,這個月游客最喜歡買的是竹蓀和皇菊,明天該補貨了。”
遂川煙草打造的“數智終端”體系正在改變傳統經營模式。通過為終端配備智能設備,構建“云端數據庫+移動終端+可視化看板”的數字化矩陣,實現進銷存全流程管理。目前已有83家終端接入“智慧旅游”平臺,與周邊民宿、景區實現數據共享。
“數字化轉型不僅提升效率,更帶來經營理念的革新。”零售客戶陳曉雯感慨。她的店鋪接入“遂川好物”電商平臺后,土蜂蜜、筍干等農產品通過直播帶貨走出大山,旺季時日銷售額突破萬元。據統計,改造后的終端平均客單價提升65%,非煙商品占比達42%。
文化鑄魂 打造鄉愁“會客廳”
在雙橋鄉馬埠村,“馬家圩茶館”的改造別具匠心:青磚灰瓦的贛派建筑里,老式柜臺變身文創展示區,傳統制煙工具與非遺竹編相映成趣。店主馬衛東正在為游客演示手工卷煙的古老技藝:“很多年輕人沒見過這些老物件,體驗式消費特別受歡迎。”
遂川煙草深挖“廬陵文化”“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一店一主題”特色終端。在草林紅色圩場,“紅軍供銷社”還原革命年代場景;堆子前鎮“客家風情館”展示圍屋建筑特色;湯湖鎮“茶香小筑”將茶葉品鑒與卷煙陳列巧妙融合。這些“有故事”的終端,已成為傳播地域文化的新載體。
“我們不是簡單裝修店面,而是在重塑鄉村文化空間。”遂川煙草營銷部主任羅瑩說。通過與文旅部門合作開發文創產品,舉辦“最美鄉店”評選,開展非遺技藝體驗活動,讓終端成為留住鄉愁、傳承文化的“精神地標”。
截至目前,遂川煙草已完成旅游終端改造118家,帶動周邊就業千余人,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價值超千萬元。這些散落在青山綠水間的“珍珠”,正串起鄉村振興的美麗項鏈,書寫著新時代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答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