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卷煙零售戶開始應用AI工具提升經營效率、優化庫存管理和改善客戶服務。然而,這把科技利劍的另一面則是不法分子也開始巧妙利用AI技術實施針對性騙局,給零售戶帶來新的安全隱患。這些AI騙局手段隱蔽、迷惑性強,已造成多起財產損失案例。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針對卷煙零售戶的AI騙局,以及相應的防范措施。
一、AI換臉冒充身份詐騙
1. 冒充公職人員或煙草公司人員
詐騙者利用AI換臉技術在視頻通話中偽裝成煙草專賣局工作人員或企業領導,以“檢查證件”、“緊急訂貨”或“政策調整”為由,要求零售戶轉賬或提供敏感信息。內蒙古包頭市曾發生詐騙者通過換臉視頻冒充好友騙取430萬元的案例,這類手法同樣被用于針對零售戶的詐騙活動。
2. 偽造執法檢查場景
詐騙者利用AI生成逼真的虛假證件(如假煙草上崗證)和視頻材料,冒充執法人員以“查處假煙”為名,騙取零售戶的高檔卷煙或現金。這類傳統騙局結合AI技術后,欺騙性大大提高,更難辨別真偽。
二、AI聲音合成電話詐騙
1. 克隆熟人聲音誘導轉賬
詐騙者收集并分析煙草公司業務員、老客戶或親屬的聲音樣本,利用AI合成技術撥打電話,以“緊急訂貨墊付”、“貨款變更賬戶”等理由要求零售戶轉賬。西班牙曾有公司被詐騙者利用偽造的知名人士聲音騙取定金,類似手法現已針對卷煙零售戶展開。
2. 虛假促銷或政策通知
通過AI合成的語音電話,詐騙者謊稱提供“低價緊俏煙配額”、“政策補貼”等誘人條件,誘導零售戶預付貨款或提供賬戶信息,待零售戶付款后便消失無蹤。
三、AI偽造文件與信息誤導
1. 生成虛假政策文件或訂單
詐騙者利用AI技術編造逼真的煙草局公告、訂貨單或罰款通知,通過偽造公章、簽名等手段發送給零售戶,要求繳納費用或調整經營方式。甘肅平涼市曾發生詐騙者利用ChatGPT編造假新聞牟利的案例,這種技術同樣被用于定向欺詐卷煙零售戶。
2. 偽造付款憑證與交易記錄
AI技術能生成幾乎無法辨別真偽的虛假轉賬截圖、電子回單等,結合傳統的"假掃碼支付"騙局,使零售戶誤以為貨款已到賬而交付貨物,實則分文未收。
四、假冒AI工具竊取信息騙局
1.虛假AI經營助手
詐騙者推廣所謂的“卷煙零售AI管理系統”、“智能訂貨助手”等應用,承諾能提供銷售預測、自動訂貨等功能。零售戶下載安裝后,這些木馬程序會在后臺竊取店鋪經營數據、銀行賬戶信息甚至遠程控制手機,進而實施盜刷或轉賬詐騙。
2. 假冒AI培訓與服務
以提供“AI營銷培訓”、“智能客戶管理”等服務為名,誘導零售戶繳納會員費或服務費,不僅騙取費用,還在“系統對接”過程中套取店鋪經營數據和賬戶信息,為后續精準詐騙做準備。
五、防范措施與應對策略
1. 強化身份核驗
對于視頻、電話中自稱“熟人”或“公職人員”的聯系人,應通過多種途徑(如官方電話回撥、線下拜訪)確認其真實身份。在視頻通話中,可要求對方做特定動作(如轉頭、眨眼)以驗證真實性。
2. 保護個人信息與交易數據
避免在社交平臺泄露經營信息,定期更新賬戶密碼,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等正規防詐軟件,及時接收預警信息。
3.謹慎下載安裝應用程序
僅從官方應用商店下載應用,安裝前查看開發者資質、用戶評價和隱私政策。對要求過度權限(如讀取短信、通訊錄、控制支付等)的應用保持警惕,拒絕安裝來源不明的軟件。
4. 嚴格遵循交易流程
堅持“貨到交款”的原則,對于“滯后到賬”、“預付款”等異常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大額交易中更應謹慎。
5. 關注官方反詐培訓
積極參與煙草局組織的防詐宣傳活動和培訓課程,及時了解新型騙術動態和防范技巧,提高辨別能力。
AI技術為卷煙零售行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傳統騙局更具隱蔽性和針對性。零售戶需結合技術防范與經驗判斷,做到“眼見不一定為實”,遇到可疑情況時應立即聯系當地煙草專賣局或報警,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只有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才能在享受AI技術便利的同時,確保自身財產安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