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汨羅市羅江鎮汨東村,一條蜿蜒的鄉道旁,有棟貼著橙色瓷磚的二層小樓,樓前的南雜店每天早晨六點半準時亮起暖黃的燈——那是郭細滿的“湘村636”加盟店。五十多歲的郭細滿總愛站在柜臺后,一邊利索地掃碼結賬,一邊和熟客們嘮家常。她個子不高,嗓門卻亮堂,笑起來眼角的皺紋像綻開的向日葵。店里擠擠挨挨擺著南雜貨架、煙草專柜,里面還立著快遞寄存架和銀行自助終端機。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如今熱鬧紅火的“湘村636”加盟店,十幾年前只是個漏雨的破舊小鋪。
從“鐵皮屋”到“智慧倉”:舊貌換新顏
(細滿生活超市門頭)
老顧客都記得,當年的細滿南雜店只有三十來平方,貨架是生銹的鐵皮焊的,柜臺玻璃裂著縫用膠帶粘著。最讓郭細滿頭疼的是卷煙經營——煙柜藏在醬油桶后面,有人買煙得翻半天。“那時候煙草公司的王經理來走訪,看見我蹲在地上找煙,急得額頭都冒汗。”她笑著比劃。
轉機出現在2018年。煙草公司推廣現代終端建設,客戶經理小王拿著規劃圖來找她:“郭姐,您這店位置好,要是改造升級成‘湘村636’加盟店,增加快遞驛站和金融服務,又能給店鋪點來額外的收益。”
在仔細了解了現代終端建設的方案后,郭細滿懷著期待,遞交了加盟申請書,昏黃簡陋的小店由此踏上了蝶變之路。三個月后,當施工隊敲掉最后一塊發黃的瓷磚,嶄新的淺木紋貨架上,卷煙區像彩虹橋般展開,每個規格下都貼著價格標簽。郭細滿最滿意的還是店鋪里新請來的“小管家”——云POS系統,“以前月底對賬要熬夜打算盤,現在‘滴’一聲掃碼,庫存、毛利清清楚楚。”郭細滿說著,手指在觸摸屏上劃出流暢的弧線。
從“雜貨鋪”到“便民站”:服務鄉親的暖心驛站
(郭細滿為顧客辦理金融業務)
2018年春節前,鎮上的農業銀行找到郭細滿。“聽說您這每天上百號人流量?我們想在店里設個便民服務點。”聯想到村里的老人每次取款都要趕到幾公里外的鎮上,趕集時還能搭車出行,平常只能顫顫巍巍地步行,郭細滿思索幾天后便答應了農業銀行的合作。
如今,細滿生活超市的東墻成了“金融角”,超市的煙火氣也更旺了。老人們發現,這個不到兩平米的角落竟能辦妥生活里大半的“大事”:養老金取現、低保查詢、水電費代繳,甚至社保卡激活都能完成。郭細滿特意在柜臺旁添了四把藤椅,墻上貼著“放大字號”的操作指南,柜面常年備著老花鏡和放大鏡。
與此同時,郭細滿發現,這個小小的服務站點也在悄然改變著超市的經營生態。每次老人們取完錢多半會順手稱斤白糖、捎帶瓶醬油,客流量較以往也慢慢增多了起來。
“之前只是想著方便一下村里的老人家,沒想到通過這種形式給我家店鋪引流了。”郭細滿開心地說道。
從“生意人”到“貼心人”:微信群里的大管家
走進細滿生活超市,收銀臺顯眼處貼著三個二維碼:購物群、快遞查詢群、農產品預訂群。486人的“幸福鄰里”群里,郭細滿每天雷打不動發三條消息——早上七點曬新鮮菜價,中午十二點提醒取快遞,晚上八點預告次日特惠。“昨天劉妹子說想吃剁辣椒,今天進了二十壇,前三名送小米辣!”她對著手機喊話,語音里帶著辣椒般的爽脆勁。
郭細滿的促銷妙招全藏在貨架縫隙里:買兩瓶醬油送塊老姜,購滿五十元抓把水果糖。最受歡迎的是“雞蛋換購”——拿五個土雞蛋能換袋鹽,既幫老人省現錢,又給土特產找出路。
如今的細滿生活超市早已超越買賣場所的意義,掃碼器的“滴滴”聲與微信群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暮色中的細滿生活超市亮起暖黃的燈,快遞架前,剛放學的孩子們踮腳找媽媽寄來的玩具;金融服務機前,老人握著存折笑得滿臉褶子……當商業的齒輪與鄉村的溫度咬合,細滿生活超市便成了小鎮版圖上最溫暖的坐標。
十四年間,郭細滿把南雜店變成鄉村樞紐,讓取養老金的老人能捎帶包食鹽回家,讓打工者的思念化作貨架上的包裹,讓每個進店的鄉親都能找到被惦記的溫暖。這或許就是中國千千萬萬鄉村超市的縮影——方寸之間,承載著人間煙火;尋常買賣,流轉著世間溫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