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會昌縣最偏遠的永隆鄉案背村,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車行近兩小時才能抵達這座僅20余戶人家的小村落。山頂的風力發電“風車”晝夜不息地轉動,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堅韌與希望。而在這條崎嶇的山路上,會昌縣煙草專賣局客戶經理邱昌育的足跡已深深印刻——每月風雨無阻的走訪,讓他成為村民心中最溫暖的“風車守護者”。
“小貼紙”里的細致關懷
案背村唯一的雜貨店,是村民日常生活的“補給線”。店主陳春娣年過六旬,面對電子訂貨系統時常手足無措。邱昌育第一次上門時,發現老人對著屏幕皺眉,便默默掏出隨身攜帶的便箋紙,將操作步驟逐條畫成簡筆畫,點擊這里輸入數量,確認后提交訂單……貼紙被細心地貼在柜臺顯眼處,還附上了自己的聯系方式。
圖為客戶經理指導客戶使用訂貨系統
“現在訂貨就像照著菜單點菜哩?!标惔烘反植诘氖种竸澾^貼紙,笑容里滿是輕松。這份“手繪說明書”,不僅解決了技術難題,更讓偏遠山區的客戶感受到被重視的溫度。
“預訂單制”背后的精準服務
科學訂貨曾是許多農網客戶的痛點。針對案背村等偏遠地區,會昌縣煙草專賣局創新推出“預訂單制”,客戶經理提前一周根據店鋪歷史數據、消費趨勢,為每家店量身定制訂貨方案,再通過“一對一”指導幫助客戶調整。
圖為客戶經理指導老年商戶新品定價
“以前盲目進貨,總怕賣不完或不夠賣,現在邱經理幫我算得明明白白?!标惔烘贩嗀洷?#xff0c;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邱昌育推送的消費季節分析。這種“把服務送到家門口”的模式,讓農網終端的運營效率顯著提升,更讓村民感受到會昌縣煙草專賣局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誠意。
“風車轉動”下的農網煥新
永隆鄉案背村的故事,是會昌縣煙草專賣局推進農網終端建設的一個縮影。通過“基礎服務不落一戶、數字賦能不漏一人”的實踐,偏遠山區的零售終端正從“傳統小店”向“智慧新商”轉型。邱昌育的背包里,永遠裝著訂貨手冊、宣傳單頁和備用貼紙,他的身影穿梭在風車與村落之間,用雙腳丈量責任,用雙手傳遞溫度。
如今,案背村的雜貨店貨架更豐富了,電子支付提示音此起彼伏,村民笑著說:“連山外的潮流,都跟著邱經理的腳步進村了。”而這,正是會昌縣煙草專賣局以農網終端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讓每一片土地都不被遺忘,讓每一份期待都得到回應,在風車轉動的節奏里,書寫著溫暖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