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江西武寧縣城,游客如織。在彝族風情濃郁的街角,“索瑪花開”小店主人雷滿正忙著為客人介紹新到的苦蕎茶。門楣上懸掛的彩漆木雕牛頭圖騰,貨架上閃爍的銀飾與手工扎染布,將彝族古老的氣息悄然融入現代商業的脈搏。面對熙攘人群,雷滿深知,小店能在這股文旅熱潮中站穩腳跟,靠的是三件法寶:讓商品“開口”講述民族故事、用服務傳遞彝鄉溫度、讓空間成為流動的文化驛站。
彝風彝韻會“說話”
“以前貨品堆得滿,自己看著都悶氣,更別說吸引客人了?!崩诐M回憶道。后來他意識到,商品自己會“說話”,關鍵在于如何用彝族元素為它們找到表達方式。
他親自動手,用帶有云紋和羊角圖案的層板替換了原先的普通貨架,苦蕎茶、火腿、松茸醬等土產陳列其上,古樸紋飾與原生食材相映成趣。他更在店中央打造了一個“四季彝風”主題展臺:火把節期間,鋪上紅黑紋飾的桌布,點綴以微縮的火把模型;彝族新年時,則擺放傳統蕎麥糕和吉祥的銀飾掛件。這方小天地如同磁石,引得游客頻頻駐足拍照,更讓飽含山野氣息的土特產找到了知音。
用心記得“家”的偏好
雷滿的服務之道在于“記憶”。他借助數字工具,為小店建立起獨特的“彝家情誼檔案”。系統里不僅記錄著顧客的消費習慣,更標記著他們對彝族風物的特別偏好:哪位客人上次詢問過老繡片,哪位又格外喜歡某種口味的苦蕎茶。
“這樣,客人再進店,問候就不止是‘您來了’,還能說‘上次您看的那塊繡片,我們新到了幾個樣式’或者‘您喜歡的苦蕎茶剛補貨’。”雷滿笑著說。會員生日時,他還會送上手寫的彝族吉祥紋飾賀卡和一份小茶點。這份用心的“記得”,讓許多游客變成了回頭客,會員復購率提升了近四成。
小驛站融通大社區
面對有限的空間,雷滿巧妙施展“空間生長術”。他將臨街的玻璃窗改造成明亮的彝族藍染布背景墻,既引光入室,又成為路人矚目的風景。店內一隅,他安置了舒適的藤編桌椅,打造出“歇腳驛站”,桌邊設置充電口,免費供游客使用。
這方寸之地更成了社區的活力節點:左側墻面是本地手工藝人寄售的彝族特色文創品展示區;右側開辟了信息欄,張貼著本地非遺活動預告;中間的茶桌,則成了游客與居民交流的“小火塘”。社區工作人員常在此收集意見,游客也樂于在此分享旅途見聞。意想不到的是,這充滿人情味兒的“驛站”直接帶動了飲料和小食銷量翻倍。更令人欣喜的是,年輕游客比例悄然攀升。
當游客在“索瑪花開”挑選一塊藍染布,坐下喝杯苦蕎茶,甚至給手機充會兒電時,雷滿的小店早已超越單純買賣。那些精心擺放的彝家物產、會員檔案里記錄的獨特偏好、方寸空間承載的相遇與交流,如同索瑪花汲取大地的養分——在文旅融合的盛夏,這家小店不僅為遠客點亮了一扇了解彝族文化的窗口,更在商業土壤中扎下堅實的根須。
當特色小店真正成為地域文化的微縮景觀與情感樞紐,盈利的增長不過是其自然生長的枝頭碩果——雷滿用彝家人的智慧,讓商業空間生長出文化的溫度與生命力。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