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陽龐門村口的那棵大榆樹,樹干上還留著孩童時期項羅成刻下的歪扭劃痕。1985年,當父親把樹苗栽進土里時,項羅成拽著父親的衣角追問:“爹,種這樹到底有啥用啊?”
四十年前,也就是龐門村口的榆樹被栽下的這天,項家小賣部開始對外營業。
榆樹下的心安
此時年幼的項羅成將信將疑,因為那時他家的小賣部,不過是間泥巴糊墻的土坯房。父親的黃銅煙絲匣擺在木板柜最顯眼的位置,“彩蝶”“春蘭” 煙盒碼得整整齊齊,算盤珠子被磨得發亮。每當有鄉親蹲在榆樹蔭下抽著旱煙嘮家常,父親總會與人念叨:“你看這樹,枝繁葉茂的,咱的店就不愁沒生意。”這說來也奇,也許是靠著村里人互幫襯,又或許真的是大榆樹“顯靈”,榆樹小店生意還真就慢慢紅火起來。項羅成看著父親用算盤 “噼啪” 算完賬,把皺巴巴的紙幣塞進鐵皮盒,再抬頭望一眼濃密的樹冠,漸漸就信了父親的話。他開始學著父親的樣子,在樹下支起棋盤和茶碗,當人來人往的煙圈在枝葉間繚繞時,他真的覺得有神仙在樹影里看著這方天地。樹影移動的速度,就是日子流淌的節奏,安穩得讓人心安。這棵樹,就這樣和算盤的聲響一起,成了項羅成一家人平淡生活里最堅實的依靠。
落葉下的困惑
日子過得飛快,不過二十來年的時間,榆樹已經長得需兩人合抱。可不知從哪年起,大榆樹下的棋盤卻不像當年那般的高朋滿座。來往的年輕人揣著手機匆匆掠過,買包煙都嫌耽誤刷短視頻。兒子項佳大學放假回來,指著褪色的價目表皺眉:“爸,隔壁村超市都用掃碼支付了,咱這賬本上的字跡,連我都認不清。”項羅成蹲在樹根上,看著滿地枯黃的榆葉,心里憋得發慌。昨天夜里狂風大作,榆樹斷了根粗枝,砸在店門口的屋檐上。
數據里的 “真經”
就在父子倆對著日漸冷清的店鋪發愁時,煙草公司客戶經理小李的到來,像陣清風撥開了榆蔭。這個扎著馬尾辮的姑娘繞著小店轉了三圈:“項叔別慌,咱用新法子經營,小店也能做起大生意。”于是從那天起,定制煙柜取代了木板臺,云 POS 系統頂替了老算盤,連貨架都順著樹干的弧度重新排布。他看著兒子用掃碼槍對著煙盒 “嘀嘀” 響,總覺得不如算盤珠子敲得實在。
可直到小李帶著他參加培訓,屏幕上清晰地跳出數據:“您看,這款煙在周邊大車司機里特別受歡迎,咱把它擺在門口試試?”半個月后,晚歸的司機果然循著燈光來買煙,父親說的 “保佑”,其實是實打實的用心經營。他把老算盤擦干凈,有儀式感地擺在新煙柜一角,現代掃碼槍與老算盤的另類搭配倒顯得莫名的和諧,新舊經營理念在此刻達成了和解。
樹蔭下的新生
小店漸漸有了起色,新零售的浪潮也刮到了龐門村。父子倆合計著加入煙草公司的 “豫見金葉”流通品牌便利店,看著重新規劃的店鋪圖紙,項佳提議:“爸,要不把樹砍了吧,能多出來不少空間。” 這話剛出口,項羅成心里陷入了兩難,不砍確實礙事,可要真砍吧,還是有點舍不得。可當這個想法說給小李聽時,小李不由分說的趕忙勸阻:“別啊項叔,這樹可是獨一份的特色,留著它,能吸引更多人來!”
就這樣,在煙草公司的規劃下,榆樹周邊架起了 “大榆樹便民服務點” 的牌子,樹下添了休憩長椅,快遞代收點的貨架挨著樹干排開。孩子們來打印復習資料時,總愛摸著樹皮數年輪;司機歇腳喝免費茶水時,會對著 “大榆樹便利店” 的燈箱拍照。小店的生意真切地又紅火了起來。
如今的項羅成,能熟練地用云 POS 查庫存,跟鄉親聊起 “會員優惠” 頭頭是道。他仍愛在樹下抽支煙,盤算著怎么把顧客的服務做得更周全。夕陽穿過葉隙,在豫見金葉的終端招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項羅成明白了,所謂 “樹上的神仙”,不過是順應時代的巧思,是三代人守著鄉土的誠心。當老樹盤結的根須遇上用心經營的養分,每片新葉的舒展,都是對項家人最好的回饋。
而那棵大榆樹,從來都不是什么神仙的居所,卻是鄉村煙火氣最忠實的見證者。和小店一起,在時代的浪潮中,正散發著新的生機。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