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泰山薄霧未散,泰安的城鄉街巷已漾起煙火氣。在肥城市儀陽街道嘉樂超市內,店主秦磊正給貨架補滿肥城桃罐頭,熟客李阿姨拎著打印好的試卷問:“小秦,昨天訂的文具到了?”不足百平方米的空間里,商品整齊,掃碼聲清亮,墻上“代收快遞、代繳水電費”的標識牌十分醒目。
近年來,泰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下簡稱泰安煙草)在山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和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扣“服務零售終端、暢通經濟循環”職能定位,堅持黨建引領,深耕民生土壤,以精準服務激活基層末梢。通過構建“黨建+科技+協同”服務體系,努力推動零售終端轉型升級,讓方寸小店既成為承載個體夢想的“幸福坐標”,更化作暢通城鄉循環的“毛細血管”。
精準滴灌: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按圖施工”,定制服務鋪就成長路
“在外地務工時,最怕看到視頻里兒子怯生生的眼神。回鄉創業的頭一年,又愁貨進多了積壓、進少了不夠賣。”秦磊的話,道出了許多返鄉創業者的困境。2019年,帶著多年積蓄回到泰安的他,站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頭,面對“做什么”“怎么干”犯了難。直到在鄰鎮看到了“泰山尊客”品牌店——整潔的陳列、系統的臺賬、穩定的客源,這讓他撥通了煙草客戶經理張承勝的電話。
這個電話,接通了一條全流程服務鏈。作為“創業幫扶先鋒隊”隊員,張承勝帶著秦磊跑遍12個候選地段,筆記本上記滿了數據:“儀陽街道的這處商鋪,3公里內無大型超市,輻射3個新建小區和兩所學校,還能享返鄉創業稅收減免,車流日均超2000輛,很有潛力”。原本覺得“位置偏”的秦磊,在一組組數據面前定了心。
超市開業后,又出現了新的難題:憑經驗進貨導致部分商品積壓,傳統收銀臺前時常排起長隊。此時,在泰安煙草與山東財經大學、泰山學院等高校聯合舉辦的“泰慧贏”零售商MBA研修班上,秦磊學會了用線上系統分析銷售數據:通過后臺顯示的“老年人購買頻次高”標簽,他增設3公里內免費送貨服務;發現學生群體對文具需求大,便開辟專區并引入打印服務;跟著培訓學短視頻營銷,把家鄉的山楂制品賣到了省外。如今,他的經營日志里,“即時零售”“銀發經濟”等詞匯信手拈來,2024年,秦磊店鋪的營業額和利潤總額同比提升均超過50%,成為了街道里的“明星小店”。
圖為零售戶參加“泰慧贏”零售商MBA研修班
秦磊的成長不是個例。泰安煙草針對不同零售終端“量體裁衣”:在農村網點推進“農網終端提質工程”,幫助1200余戶完成店面改造;在城區商戶打造“現代零售終端示范街”,推廣“一店一策”方案;針對老年零售戶成立“智能設備幫扶專班”,手把手教用現代終端設備。從泰山腳下的雜貨鋪到汶水之畔的便利店,一張張定制化服務清單,讓每個終端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
體系筑基:從“單點幫扶”到“全域賦能”,多維協同織密服務網
“新燕超市年增收20余萬元”“惠民商店旅游商品占比達25%”——在泰安,類似嘉樂超市的蛻變故事比比皆是。這些變化的背后,是泰安煙草構建起以“科技支撐、多方協同”為核心的服務體系,讓“服務之手”扎實延伸至城鄉每個角落的實踐探索。
科技發展賦新能,讓傳統零售搭上數字快車。“肥桃之鄉”劉臺村的新燕超市引入線上平臺后,實現年盈利增收20余萬元,并帶動了周邊5個自然村400余名農戶走上了快速致富路;泰山區曉玉芹來百貨商店借助平臺融入“泰山文旅消費圈”,旅游商品銷售額占比從5%躍升至25%。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零售戶戶均盈利同比增長8.43%。
多方協同聚合力,構建“1+1+N”企地協同工作機制。泰安煙草聯合金融、通信、高校等38家單位,建成1個“泰慧贏”惠民服務中心、23個便民服務站和602個服務點,開展義診、文化下鄉等活動80余場次。在農村,助農直播讓土特產走出大山;在城區,“15分鐘便民圈”覆蓋80%社區;在景區周邊,零售終端成了“文旅服務崗”。這種跨領域協作,讓小店不僅是賣貨的地方,更成了服務民生的“綜合體”。
“每天陪兒子寫作業,周末帶老人逛公園,這日子比真是無比踏實。”秦磊的幸福感,藏在超市暖黃的燈光里——兒子成績從班級中游躍升至前十,父母常來店里幫忙,自己買了新能源車專門送貨。2024年,超市不僅還清了創業貸款,還帶動兩名村民實現再就業,“這店養了家,也暖了街坊”。很難想象,這是四年前那個迷茫的打工人。
這樣的幸福圖景,在泰安處處可見。新泰市“老兵便利店”成為社區應急點,獲評“最美商戶”;泰山區“惠民商店”帶動3戶農戶銷售土特產,戶均年增收8000元;寧陽縣零售戶利用“泰e購”線上商城,在線下開設“特產專柜”,將寧陽大棗、葛石小米等特色農產品賣向全國各地。一個個家庭從“漂泊異鄉”到”扎根故土”,從“糊口謀生”到“安居樂業”。
萬千小店的煙火氣里,藏著基層經濟的活力,更映著國有企業的初心。當精準服務與民生需求共振,方寸小店就能成為撬動城鄉繁榮的支點,讓每一縷煙火氣里,都生長著穩穩的幸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