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針對網友“在煙盒包裝上增加警示圖片”的建議,國家煙草專賣局回復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卷煙包裝警示研究,加大預防和勸阻未成年人吸煙工作力度,進一步做好煙草控制工作。”
此前,不僅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煙盒增加警示圖片,新聞媒體也多次刊文提出類似建議,但迄今為止,國內煙盒上只有警示語,沒有警示圖片。雖然我國卷煙包裝完全符合《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規定要求,但實踐表明,警示圖片效果更為顯著。2018年報道就顯示,全球已有118個國家和地區的煙盒包裝印制了警示圖片。
國家煙草專賣局有關負責人2016年曾明確表示,煙盒上沒有增加圖標的打算。當時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的,并沒有違約;在煙盒上印警示圖標不符合中國文化傳統。相比之前,此次回復讓人對煙盒包裝做出增加圖標的改變有了期待。
“繼續加強卷煙包裝警示研究”釋放三個信息:一是,有關煙盒包裝警示研究一直在進行,才有“繼續”之說;二是,“加強”二字表明這項研究將比過去更加重視;三是,未來煙盒上增加警示圖片存在可能性。有希望顯然總比沒有希望要好,這說明國家煙草專賣局重視輿情民意。
有關部門的確應該重視煙草對國民健康的危害。雖然近年來我國控煙取得一定成效,北京、深圳等城市已經實施了公共場所控煙條例,成人和青少年的吸煙率均穩步下降,但國家衛健委組織編寫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中披露的相關信息表明,目前我國控煙形勢仍不容樂觀。
我國煙民數量超過3億,人群吸煙率仍維持在較高水平,與《“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控煙目標尚有較大差距。用數字來說,控煙目標是,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至20%,但到2018年這個數字為26.6%,能否在2030年之前降至20%仍是未知數。
作為關乎國民生命健康的一種承諾,20%的控煙目標必須要如期實現。如果再過三四年,實際控煙效果仍與目標差距較大,如期實現目標有難度,那么給煙盒上增加圖片警示就是大概率事件。
是否給煙盒增加警示圖片,除了與實際效果有關,還取決于控煙機構與煙草企業的博弈。控煙力度越大,對煙草企業的銷售和收入影響越大。同時,也取決于有關方面如何來平衡相關利益,現實來看,煙草稅收影響一些地方公共支出。
當然,除了國家層面加強卷煙包裝警示研究外,對煙草稅收依賴性不強的地方,可率先在本土出售的卷煙包裝上增加警示圖片,減少煙草危害健康,加大控煙力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