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全國控煙學術研討會上,有專家認為,我國要達到2030將成人吸煙率降至20%的控煙目標,除了常規監管,還需要考慮價格措施,對煙草產業提稅漲價,預計2030年卷煙平均價格要達到每包59元,比2020年增加43元。
這一觀點很快沖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甚至不解。
提稅漲價就能解決控煙難題嗎?
大多數網友認為,提價只是增加了煙民的支出,并不能真正控煙。還有人認為,卷煙提價是“嫌貧愛富”,把控煙的責任壓在窮人身上,讓窮人不能吸煙,富人卻能心安理得的“吞云吐霧”。這顯然有損社會公平。
對此,中國控制吸煙協會會長張建樞指出,2015年煙草提稅漲價的實踐證明稅收與價格措施有效,是一項措施是既能減少煙草消費又能增加政府稅收收入的“雙贏”措施,對于低收入的煙民和青少年來說有更明顯的遏制煙草消費的效果。但同時,他也認為,要達到更好的控煙效果,就要對煙草標本兼治、多措并舉。比如需要盡快實現國家控煙立法,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嚴禁青少年吸煙,加大對向未成年人兜售卷煙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等。此外,還應當將戒煙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斷提高戒煙服務的可得性和易得性,比如普及戒煙門診,將戒煙藥物和戒煙咨詢等干預服務列入國家醫療保險報銷目錄,并制定合理的報銷比例。
其實,對于將戒煙藥物和戒煙服務納入醫保是一個長期討論的話題,本月再起風云。
12月19日,北京市控煙協會聯合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發布《建立醫學戒煙服務體系倡議書》,呼吁將戒煙服務納入醫療服務和保障體系,強化住院患者和基層門診的戒煙干預,加強基層戒煙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將戒煙服務納入醫保。
4年前就有專家建議將戒煙治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但這一建議引發了巨大爭議。有醫學專家提醒,服用戒煙藥戒煙每月的藥費大約為700元,一個療程需要3個月,一個完整治療周期至少需要2100元。“中國有3.16億煙民,如果戒煙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將會帶來沉重的醫保負擔。”很多人認為,錢要花在刀刃上。在醫保資金十分珍貴的當下,將戒煙這一主要依靠恒心和毅力就能辦到的行為納入醫保報賬,是對更多不吸煙人群的不公平。與戒煙比起來,醫保更應該注重保障底線,應該去救助真正需要且急需的人群,顯而易見的是,戒煙不在其中。
各大醫院的戒煙門診一直都是一個邊緣科室。就提供戒煙服務來說,論其“未病先治”的定位,似乎符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的總體要求,但基本醫療保障基金關乎千家萬戶,牽一發而動全身,是否真的要實施,還需要科學審慎的考量。何況煙民的煙草依賴原因復雜,戒煙治療進醫保,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全民身體健康狀況,從而獲得長期受益,必須要把賬算清楚。
無論哪個國家,禁煙都是引人爭論的話題,焦點通常集中在“有無必要”上。12月9日,新西蘭政府發布《2025年無煙行動計劃》。該計劃提出,相關禁煙法案生效時,生活在新西蘭的14歲及以下的民眾將被終身禁止購買煙草。這一消息被宣布之后,有人認為新法案有助于人們戒煙,也有人認為,此舉可能導致“煙草黑市”。美國《紐約時報》稱,黑市生意至少占新西蘭煙草銷售額的10%。
在英國,僅在2019—2020年,政府就征收了97億英鎊的煙草稅(約合人民幣816億元),這占當年英國財政收入的1.2%。但提高煙草稅引發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加劇了非法煙草的貿易。畢馬威估計,自2000年—2020年,英國因非法煙草貿易損失了超過480億英鎊的稅收,僅在2020年就損失了20億英鎊。對于英國這樣有余力追究煙草走私的國家而言尚且如此,大多數低收入國家單純提高煙草稅更可能會適得其反,徒增執法壓力。另外一個例子是,在煙草稅同樣超過80%的希臘,由于政府打擊非法煙草乏力,至今國民吸煙率仍高達37%。
世衛組織指出,目前全球的非法煙草貿易十分猖獗,尤其在價格低廉的卷煙行業,近1/3的煙草來源都是非法的。
人類對于煙、酒等這類成癮性產品的需求有著非常復雜的原因,也有悠久的歷史,無論控煙還是禁煙,都是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長遠問題,寄希望于任何一項單一的手段或措施就能達到理想的目的是不現實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