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象山縣堅持“走在前列,率先發展”的工作理念,利用信息技術助推政府數字化改革,寧波市首推控煙執法數字化轉型,以34家醫療衛生單位、8家大型商超影院等公共場所為試點,創新控煙執法“互聯網+監管”,推進健康象山行動。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提出控煙行動,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截至2021年8月,我國全面無煙法規保護人口比例僅為14%,與明年30%比例的目標相距甚遠。
《寧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施行四年來,象山縣共作出禁煙個人罰單84張,均為簡易程序案件,執法人員需現場制作紙質執法文書,提取當事人身份信息,經財政平臺生成繳款單號,處置時間較長,易引發當事人情緒不滿或逃逸。
創新做法
01
強化配套,鋪設線上線下執法網絡
1
搶占陣地布控,實現規范布點
選取24家公立醫院、4家民營醫院、6家公共衛生單位、8家大型商超影院等公共場所為試點,在預檢分診、病區樓道、候診室等重點區域安裝106個監控攝像頭。
2
管理監督并重,實時推送預警
研發由控煙處罰系統、控煙執法抓拍告警與處置系統、熱成像網絡電子攝像頭組成的“兩平臺一抓拍”系統,組建執法隊伍與勸導員隊伍,依托抓拍告警與處置系統,將違法線索實時推送至執法人員和場所管理人員的手機端,作為勸導或執法依據。
3
勸導處罰結合,規范分類處置
該系統實施“聯合控煙二步法”,第一步主動告警,吸煙觸發攝像頭第一次聲光告警,吸煙者若立即滅煙,則勸導成功,以告警為主,處罰為輔。第二步勸阻或執法,吸煙觸發攝像頭第一次聲光告警,吸煙者仍繼續吸煙而觸發第二次告警,由場所勸導員或由執法人員依法處置。
02
技術應用,實現全過程非現場執法
1
熱成像及AI行為分析
安裝熱成像攝像頭實現24小時可視監管,依托AI行為分析技術,自動抓拍并聲光告警,可精準發現違法行為,破除控煙取證難問題。
2
部門聯動,借助人臉識別技術
聯動公安對未及時改正吸煙行為的個人,通過抓拍的圖片,比對人臉數據庫,識別身份信息,實施非現場行政處罰。
3
研發手持終端
植入控煙掌上執法小程序,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通過手持終端現場打印并送達,現場繳納罰款并生成電子發票,壓縮當場行政處罰流程,“即罰即達”實現執法減本增效。
03
宣傳造勢,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
1
營造禁煙氛圍
按照“三統一”原則,室外吸煙區統一布局 (無煙單位不得設置),監控區域統一張貼“禁煙違法抓拍”標識,場所重要出入口統一告知非現場控煙執法信息。
2
搭建曝光平臺
開展“文明啄木鳥”行動,搭建各類媒體曝光平臺,曝光違禁吸煙處罰情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3
機器人流動宣傳
在空間范圍廣的綜合商場、車站配置控煙機器人流動宣傳及巡查。
該系統自9月初試用以來,聲光告警勸阻吸煙人員500余人次,捕捉違法線索328條,預警圖片100張,對接公安人臉識別核實身份信息50條,下達《違禁吸煙告知書》50份,截至目前,行政處罰23件,實現了控煙執法的精準監督、減本增效,群眾禁煙意識顯著增強,醫院吸煙人員明顯減少,無煙醫院創建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下一步縣衛生監督所將強化成果推廣運用,將監管端口開放給文廣、公安等部門,智控網吧、娛樂場所等,實現執法聯動、案件聯辦。同時探索寧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應用,公共場所吸煙不文明行為與個人社會信用掛鉤,推進形成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綜合監督管理體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