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毫不夸張地說,誰擁有了流量誰就有影響力。
所以我們能看到各種奇葩現象和奇葩言論頻頻出現。比如北大教授說,低收入群體可以將房子出租或者開私家車跑滴滴;人大教授說農民是最懶惰的群體;東南大學教授說中國城市污染自行車才是罪魁禍首。
如此種種,數不勝數。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流量可以變現為金錢。
很久之前在網絡上就有這么一條公式:用戶=流量=錢。這里的流量毫無疑問就是在座的各位。
由于流量如此值錢,也難怪有無良媒體無中生有瞎造謠,就是為了獲得流量。
這不,有媒體報道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多名學生疑似在教室內吸煙,一下子被一些吃瓜群眾評頭論足起來,逼得河南農業大學官方出來辟謠。
近日,山東某媒體未經調查核實在其官方微博等網絡平臺上發布了《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多名學生疑似在教室內吸煙,校方:相關課程涉及煙草評析》信息,事實上,該圖文信息均為省外某高校2018年的舊聞,屬于移花接木式的“嫁接新聞”。
目前,在河南農業大學官方辟謠之后,首發媒體已經刪除相關信息。
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現實情況是社會上依舊有許多煙民,吸煙是他們的個人嗜好,旁觀者也不好說什么,但是一旦吸煙這件事與學生聯系起來,往往就會引起很大的爭議。
雖然大學生吸煙喝酒沒什么大不了,但是多名學生公然在教室里一起聚眾吸煙,還是很挑戰旁觀者的底線。
所以媒體找到這個切入點,通過看圖說話、移花接木的方式來拼湊新聞,在輿論場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收獲”了想要的流量。
不過這屆網民也不好騙了,有不少網友火眼金睛認出這是嫁接后的假新聞。
網友們有批評煙草專業的,也有覺得這個專業很厲害的,還有想看其他專業的,評論里就有位吃瓜網友想看白酒專業。
其實,大學里的跟酒相關的專業還真的能上課喝酒,而且一節課能喝掉二三十箱酒!
這就是位于貴州遵義的茅臺學院。
茅臺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成立、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舉辦的非營利性全日制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茅臺學院開設有釀酒專業,這個專業的大學生為了學好專業知識,就需要上課喝酒。
有學生稱一節課喝掉二三十箱酒,上午喝白的,下午喝啤的,酒水免費,網絡上該校釀酒專業學生上課喝酒視頻也一下子火了。
所以說,不管是學生在課堂上抽煙還是喝酒,大家都不要過分解讀,完全是由專業的特殊性決定的。
當看到這樣帶有聳動性色彩的網絡熱點時,大家要理性吃瓜,不要在沒有搞清楚事實前就開始批評,這背后不一定是大學生在不務正業,而是不良媒體在故意制造流量。
如今的網友們見多識廣,尤其是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們被稱為“網生代”“互聯網世代”“二次元世代”“數媒土著”,一出生就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他們見慣了網上的各種熱點事件和反轉,盡管煙草由于其特殊性被認為有“原罪”,但是借著煙草制造熱點來故意要流量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