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北京市中小學按照教育部的規定都已經建成“無煙校園”了,老師們為人師表,為成長護航,中小學校園里風清氣爽,然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最近大學里卻接連爆出違法吸煙的新聞。北有中央財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吸煙,南有復旦大學教授課堂吸煙,怎么引領時尚高地變違法吸煙的高地了?
大學被稱作高等學府,是科學產生的基地,是國家人才培養的搖籃,是全社會向往和關注的地方。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高校老師的言行始終引領著社會發展進步的方向。但遺憾的是最近國內幾所著名大學接連被投訴有違法吸煙。投訴信息顯示,“中央財經大學學校教學樓里有很多人抽煙,老師根本不管,教學樓里全是煙味,上著上著課就要被迫吸二手煙,甚至有人直接在教室里抽煙,學校不管,沒人在學校吸煙點吸煙,在學校的各個地方抽老師都不管”。北京理工大學被投訴,發現“實驗室、宿舍的廁所和樓道吸煙情況嚴重,且無任何勸阻手段”。這不僅損害學生和工作人員的健康,還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而復旦大學的一位哲學教授上課更是從來手不離煙,不但給自己吸煙找借口,甚至公然否認吸煙和二手煙危害,聲稱不吸煙就講不好課。
這一連串的違法吸煙投訴案例不禁讓人錯愕,象牙塔里的知識分子是否充分認識到吸煙和二手煙的危害?是否吸煙只是有害健康?2006年在我國生效的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及其實施準則已經對吸煙和二手煙的危害做了最權威的注釋。吸煙有害健康不止是煙盒包裝上的幾個字,其中包括吸煙是心肌梗的獨立危險因素。科學證據顯示,吸煙是腦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肺、口腔、咽喉、食道、胃、胰腺、腎、膀胱、宮頸等多種癌癥出現的首要致病因子。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發布的全球煙草流行報告表明,全球在促進健康減少煙草使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煙草使用仍每年導致870萬人死亡。更令人震驚的是,其中約130萬人是不吸煙的人,包括嬰、兒童和婦女。
回溯對煙草危害的認識,也是對疾病發生因素探索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歐洲開始生產過濾嘴卷煙,說可以降低健康損害,結果科學家用流行病學方法調查比較了當時歐洲和非洲尚未用過濾嘴煙的人群健康狀況,發現兩個大吸煙人群的總患病率、死亡率沒有顯著差異,但在患病種類方面出現了變化,吸原卷煙的人肺癌患者多為鱗癌,屬于肺上部癌腫,而吸過濾嘴煙的人群肺癌多改為腺癌,即發病部位在肺的下部,屬于小細胞癌,毒性高、治療更困難。
在我國居民的疾病譜中,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90%。而慢病非傳染性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煙草使用。中國是世界煙草生產大國,也是煙草受害大國。中國人口占全球18.5%,但是因吸煙和二手煙死亡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目前有3.16億煙民,但有7億二手煙受害者,全國56.4%的孩子還每天生活在二手煙的環境中。
而控煙是至關重要的,沒有減少煙草使用,任何衛生政策都無法成功。最新的《2023美國癌癥統計報告》顯示,自1991年以來美國總體癌癥死亡率下降了33%,成功挽救了380萬人的生命,其中控煙歸功首位。北京控煙效果評價顯示,在實施“最嚴控煙法規”后的25個月內避免了18137例中風患者和5581慢阻肺患者住院。
大學是我們培養國家棟梁的搖籃,每個人都希望在為國家建設中貢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成就,但吸煙卻導致大量的優秀的人才過早隕落,給國家、民族和家人都帶來巨大的損失。這是醫學常識,但至今很多大學生甚至高校老師并不知道,甚至不相信關于煙草危害的科學事實,真是國之悲哀。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煙草流行報告》中關于締約方民眾對煙草危害認知的論述中指出:根據中國近年來成人煙草調查數據比較,國民對于吸煙健康危害的認知度是很低的,而二手煙健康危害的認知率則更低。該報告指出,對比31個成員國,中國關于吸煙可以導致心臟病的認知率排名甚至是最低的,落后于巴基斯坦、烏干達、印度、泰國和越南、坦桑尼亞等國,特別是與金磚國家相比較對煙草危害認知度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國民對煙草危害認知太低,大學也是縮影。在全球煙盒包裝印上健康危害圖片和警語的大趨勢下,唯獨中國煙草一花獨放,堅持用美麗山河和北京、中南海、大會堂等絢麗包裝大肆促銷卷煙,與各國積極控煙保護民眾健康的潮流相左。
我們呼吁,大學是儲備知識、培養科學人才、推動科技發展的重要機構,保護民眾健康,免受煙草使用和二手煙危害是國家健康發展戰略,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和大學生應該站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生活方式的前沿,帶領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提高對煙草制品成癮性和致命性以及煙草煙霧導致疾病和死亡的認知水平,做出控煙表率,為擺脫煙草流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負面影響做出努力。
北京市市人大于2014年頒布《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2015年開始執行法規已經九年,全市吸煙率和二手煙率不斷下降的時候,大學卻出現課堂吸煙無人管理的情況,是不可容忍的。大學不是法外之地,反而應該是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高地。大學的校長應該重視學校的安全管理和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對沒有控煙意識的學生也應開展控煙相關的健康促進和普法教育,要還高校校園一個清新的空氣和安全的環境。同時,鼓勵大學生參加控煙活動,開展吸煙有害的教育,是培養健康人才的必由之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