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熱力地圖接到投訴,有人在辦公樓內吸 煙,請帶我們去現場看看。”3月29日下午,上海市徐匯區濱江西岸芒果廣場內,馬甲背后印著禁煙 標識的控煙志愿者王志勤、殷佩華,找到了物業項 目相關負責人。
被投訴的地點位于一幢辦公樓22層的男衛 生間。志愿者推門而入,墻壁上醒目處貼著禁止 吸煙的標識。此刻的衛生間里,既無煙頭也無煙味。“既然有人投訴,可能有吸煙現象。衛生間比較隱蔽,你們需要多做宣傳、增加巡視,引導吸煙者到室外吸煙點去。”做了巡查并拍照取證后,王志勤告訴物業負責人。
?“ 我們會在近期對所有租戶發放一份禁煙提醒,再請業主方在一樓大屏上滾動播放禁煙規定。我們研究一下,是否在衛生間安裝煙感器、把禁煙標識貼到每個隔間門后……”物業負責人在與兩位志愿者討論后,當場提出了整改措施。
?“這些年,上海市民的控煙意識大大增強。志愿者上門督促整改,大多數單位都積極配合。因為有法律規定,如果多次被投訴又沒有落實整改, 可能要接受執法檢查和罰款。”王志勤說。?
像王志勤、殷佩華這樣的控煙志愿者,目前上海已有 1 萬多名,覆蓋全市所有街鎮,成為開展日常控煙宣傳 、巡 查、勸阻違規吸煙的重要力量。
今年,上海邁入控煙立法后第十五個年頭,《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與時俱進,已做了兩次修訂。2016年11月第一次修訂,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2022年10月第二次修訂,將電子煙納入公共 場所禁煙范圍。而2023年11月1日實施的《上海 市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也將控煙作為重點內容,要求持續推進公共場所控煙工作,加強監督執法和完善戒煙服務網絡建設,強化戒煙專業支持等。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凡說,從立法控煙到廣泛參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是上海控煙工作持續穩步向前的重要經驗。?
目前,上海已逐漸形成控煙宣傳與監督執法 “六個一”管理模式,即一套制度(控煙法律、規章、規范、標準等)、一個機制(多部門協同合作與社會共治機制)、一根線(12345控煙投訴舉報熱線)、一幅圖(控煙熱力地圖)、一張網(全市綜合戒煙服務網絡)和一系列工作方法(專業支撐、 人文關懷等)。
?上海市健康促進辦公室副主任王彤介紹,自 2017年上海施行室內全面禁煙以來,至2023年底,全市對場所和個人的年均控煙執法罰款累計 近1600萬元,執法力度全國領先。與此相應,上 海的法定禁煙場所違規吸煙發生率,則從控煙立 法前的37.5%下降至12.3%。?
隨著室內禁煙取得成效,室外游煙成了受關 注的問題。2023年,上海建成了200個市級示范 性室外吸煙點,又提出新的“ 控煙行動三部曲”——室內全面禁煙、室外不吸游煙、吸煙請看標識。“無煙上海”建設邁上新臺階。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