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簡稱《公約》)在中國生效近20年,煙草產銷量不減反增。
8月28日,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舉辦《2023年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報告交流會,報告顯示,與2003年相比,2023年全球卷煙銷量下降了5.48%。我國2003年卷煙銷量是17595億支,2023年增加到24427億支,增加了38.80%。
“如果在全球卷煙銷量中把中國扣除,那么全球卷煙銷量下降了26.44%。我國卷煙銷量占全球銷量比重從2003年的31.73%上升到2023年的47.18%。不論是從銷量還是占比來看,在全球卷煙銷量大幅度下降的趨勢下,中國都是不降反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原主任,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姜垣在解讀報告時說。
2023年度的報告是新探中心連續撰寫的第15本報告。報告從煙草流行狀況及帶來的經濟負擔、我國目前因吸煙導致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我國控煙履約進程及推進健康中國行動之控煙行動的目標四大方面,對我國2023年以來的控煙情況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和總結,并強調“控煙筑牢健康的根基”。
煙草使用導致的直接及間接經濟損失超過煙草稅收
報告顯示,全球成人吸煙率從2007年的22.8%下降到2021年的17.0%,14年間下降了25.4%。同期,在高收入國家下降了24%,在中低收入國家下降了28%。中國成人吸煙率從2010年的28.1%下降到2022年的24.1%,12年間下降了14.2%,遠低于全球中低收入國家下降的平均水平。按照這個下降速度,到2030年成人吸煙率下降到20%難度較大。
煙草稅收是我國重要財政來源,但報告顯示,煙草使用導致的直接及間接經濟損失卻不容小覷。2018年我國煙草相關疾病的經濟負擔總量為15214億元,相當于同期GDP的1.7%,而同年煙草稅收11556億元,損失超過當年煙草稅收。
“中國控煙這么多年,煙草銷量下降的拐點何時到來?”姜垣反問。
中國居民近90%的死因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我國居民死因順位依次為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這些疾病的增長都和煙草流行相關。如果不能快速有效遏制煙草流行等危險因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流行趨勢難以改變。
鑒于目前我國煙草流行及煙草使用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影響及煙草使用帶來的經濟負擔,姜垣表示:“實施全面禁煙法律的地區減少了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卒中和慢阻肺的住院人數,降低了吸煙相關疾病的死亡率。”
地方控煙立法速度減慢
《公約》是由世界衛生組織主持制定的第一部全球性公約,于2003年5月21日在第56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并于2005年2月27日生效。我國于2005年8月27日批準了該公約,10月11日正式向聯合國交存了批準書,90天后該《公約》在我國生效。
《公約》第8條及其實施準則中明確要求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無煙,但目前我國尚無全國性的控煙法律法規。2014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起草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并進入征求意見階段。時至今日,《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仍未正式出臺。
報告指出,2021年后各地方的控煙法規多以文明行為條例或愛國衛生條例中部分條款出現,出臺的專門控煙法規都不是全面無煙的。相較于前些年,立法速度減慢,立法質量下降,且控煙執法效果有待提升。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王青斌指出:“從近三年來的地方控煙立法情況來看,地方立法呈現出停滯的趨勢,甚至一些地方立法在禁止吸煙的范圍方面還出現了倒退的跡象。當前,迫切需要加快推進全國層面的控煙立法,制定《控制吸煙條例》或者在《愛國衛生條例》中專章規定控制吸煙的內容,這對于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更好地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吸煙帶來的醫保支出壓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煙草流行是肺癌最大的致病因素
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副會長、北京控煙協會常務副會長支修益從事肺癌臨床工作40余年,他說:“在我門診接診小細胞肺癌的90%都是重度煙民。”
支修益在發言中特別強調了煙草使用與肺癌的關系,他指出,癌癥是中國居民的第二位死因。在癌癥中肺癌無論是發病還是死亡都是第一位的。
2024年國家癌癥中心基于全國腫瘤登記及隨訪監測最新數據,在《國家癌癥中心雜志》(JNCC)上發表了題為2022年中國癌癥發病與死亡的論文。數據顯示,從2000年開始,我國每年癌癥新增人數及死亡人數就已經多年穩居全球第一。不僅如此,新發癌癥病例的人數也在快速增長。2015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數為429萬人,2022年這個數字達到了482萬人,短短7年間我國新增的癌癥患者就多了近53萬人,相當于增加了12%。老齡化和各種危險因素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是主要原因。
全球腫瘤流行病統計數據(GLOBOCAN)顯示,2022年全球新發肺癌病例約為250萬例,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約為180萬例,分別占全部惡性腫瘤新發和死亡病例的11.4%和18.0%。同年中國肺癌發病人數106.06萬,死亡人數73.33萬,分別占全球肺癌發病和死亡的42.42%和40.73%。無論是發病人數還是死亡人數,肺癌這種趨勢都非常令人擔心。肺癌的誘發原因,涉及因素多種多樣,但煙草流行是肺癌最大的致病因素。
支修益介紹說,1964年第一份《美國衛生總監報告》發布,主題為“吸煙與健康”,被視為推動煙草控制工作的里程碑。之后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控煙法令,包括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禁止煙草廣告、提高卷煙稅率,日人均煙草消費量一路下降。2020年美國卷煙消費水平回到了100年前的1920年,美國煙草流行從總監報告發布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煙草流行情況相一致的是,25年后美國肺癌流行也進入拐點。
“希望我們能夠采用綜合措施遏制煙草流行,使肺癌發病死亡盡快進入拐點。” 支修益呼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